不斷策劃創新 不懈追求精品——吳伯正推薦材料

吳伯正同志從事新聞工作27年,從一線記者、編輯到部主任、總編輯,從黨報到都市報、再到專業報,一步一個腳印,專業閱歷豐富,對報紙的采編工作,有比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特別是在策劃社會活動和創辦培育名欄目方面,他敢想敢為、勇于創新,組織、策劃了不少有影響的社會活動和名欄目,他還善于業務總結,在《中國記者》、《新聞戰線》、《中國新聞出版報》、《新聞實踐》等刊物上發表了多篇新聞業務論文,曾先后獲“溫州市十佳新聞工作者”和“省級專業報十佳新聞工作者”稱號。
勤于創新,擅長策劃、組織有影響的社會活動
策劃組織社會活動,版內版外結合,籍此擴大報紙的影響力,這是吳伯正多年來不斷嘗試、屢創佳績的一大新聞實踐。早在主編溫州日報《年輕人》專欄期間,他一個小編輯通過爭取團市委的支持,成功組織了“溫州城鄉青年改革對話會”和“市委書記與青年面對面”等活動,在溫州青年中贏得了廣泛信任,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幾百人之眾的“年輕人之友”通聯隊伍,開展了一系列青年公益活動。
人民的好公仆、援藏干部孔繁森因公殉職后,得知孔繁森生前撫養著兩個藏族孤兒,吳伯正趕赴西藏,促成溫州企業家長期資助這兩個藏族孤兒,并與拉薩市委宣傳部協商,專為溫州成立了一個孔繁森事跡報告團,后來這個報告團又被邀請到浙江、江蘇多個城市作報告。
“報紙不僅要抓住今天的讀者,還要培養明天的讀者”,在吳伯正的倡議下,溫州晚報較早地組建了人數多達五六千人的“學生記者團”,他多次為學生記者講課,并帶他們實地采訪,密切了溫州晚報和學校、學生及家長的聯系。
在朝鮮戰爭結束五十周年之際,吳伯正又策劃了志愿軍老戰士重返朝鮮戰場的跟蹤報道,他率6位志愿軍老戰士,跨過鴨綠江,在朝鮮緬懷、祭奠志愿軍英烈的壯烈事跡,這一活動不僅在溫州產生了較大影響,志愿軍老戰士所到之處,還受到了當地媒體的熱捧。
擔任浙江科技報總編輯后,為了拓展專業報的影響力,和錢江晚報等主流媒體合作,在省科技廳支持下,策劃組織了“科技新浙商”評選活動,以激勵更多浙江企業家依靠科技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這一活動受到了趙洪祝書記的高度評價,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領導參加頒獎典禮。迄今,該活動已成功舉行三屆,在企業界、科技系統產生了巨大影響。該活動獲浙江新聞獎社會活動獎。
此外,和省土木建筑協會、省鋼結構協會等舉辦了“房地產科技創新論壇”及“浙江建筑科技成就獎”評選,該活動今年獲省報業創新大賽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