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寫簡況:吉利是記者長期關注報道的對象。2009年10月福特宣布吉利成為沃爾沃收購案的優先競購方時,記者就緊緊地盯牢這條重要的新聞線索,并一直與吉利相關負責人保持密切聯系,搜集了大量相關資料信息。收購地點確定,但收購時間一直沒透露。記者提前兩天通過中央電視臺關注中國領導人的出行安排,以確定收購的時間。當事實發生時,記者及時抓住了這條新聞“活魚”,在第一時間作了報道。
作品評價:吉利收購沃爾沃,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民營企業收購海外汽車資產最大的案例,新聞性強。面對全球媒體的“同臺競技”,作品首先強調“地方性”,開頭就點明“來自臺州的民營企業”,選取了一個較好的報道角度。在傳播信息上突出“完整性”,對收購權過程作了精煉扼要地闡述,使作品具有廣度;把這次收購與10年前福特的收購作對比,同時使作品具有厚度。作品事實準確,信息豐富,文字精煉,邏輯性強,可讀性強,具有權威性,短短800多字,體現了作者對重大新聞事實嫻熟的把握能力和較強的駕馭文字的能力。
社會效果:版面處理突出,圖文并茂,述評并舉,可看性、可讀性很強。經過這篇報道的輿論引領,吉利收購沃爾沃引起當地各界高度關注和強烈反響,不少汽車配件廠搶抓商機與吉利產品對接,市委宣傳部領導稱,“吉利打了一場海外收購的漂亮仗,臺州日報也打了一場宣傳吉利收購的漂亮仗”。 吉利相關負責人稱,“這是眾多報道中較為優秀的一篇”。作品當天被全國各大主流網站紛紛轉載,成為該新聞的權威報道之一。
獲獎情況:浙江新聞獎一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