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三次拒絕跨國公司“招安”
(首席記者 裘浙鋒 記者 孫陳超)
本報訊 昨天,萬安集團總裁陳鋒經過反復衡量后,作出了一個決定:拒絕瑞典Haldex公司對該企業條件優厚的并購。
據悉,這已是“萬安”對第三家跨國公司的并購行為說“不”。在Haldex公司之前,已有德國Knorr、Wabco兩家公司提出對“萬安”的并購。面對它們開出的誘人條件,“萬安”予以了拒絕。
記者了解到,三家跨國公司均為汽車零部件——氣制動系統的生產企業,市場份額約占目前400億元全球市場容量的四分之三,它們在中國有30億元的銷售額。
三家跨國公司不約而同地將并購的目光盯上“萬安”,是由于“萬安”對它們構成了威脅。
據悉,“萬安”是我市諸暨的一家民營企業。企業從1985年起生產氣制動系統上的閥門,去年該產品銷售達3.5億元,其中出口為1.2億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氣制動閥生產企業。
隨著汽車國產化熱潮的到來,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市場。目前,僅在浙江就有上萬家汽車零部件企業,但由于大多數企業“低、小、散”,產品無法與跨國公司抗衡。零部件無法國產化,這也對中國整車生產帶來牽制。因此,跨國公司產品價格居高不下。
“萬安”在2004年成為三家跨國公司的強勁對手。他們生產的氣制動閥,價格僅為跨國公司的三分之一,并通過出口,在國際市場上打開了銷路。
此時,三家跨國公司總裁先后找到“萬安”,開出了為企業注入巨資、引進國際一流技術等豐厚的并購條件,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限制是:“萬安”從此改用它們的商標。這意味著,中國的這一民族品牌將消失,不再擁有其在這一領域的“話語權”。
陳鋒透露,一邊是短期豐厚的回報,一邊是話語權的喪失,在權衡再三后,他們最終決定放棄與跨國公司的合作。
記者了解到,“萬安”對跨國公司并購說“不”的底氣,來自其自主創新能力。一只小小的氣制動閥,它們通過與清華大學等7家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已獲得了70多項技術專利,并為主起草了氣制動閥國家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