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媒體責任 打造新聞品質

丁楊明,男,46歲,中共黨員,1991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國際新聞專業,先后擔任寧波電視臺記者、編輯、18頻道報道部主任、寧波電視臺評論部主任、新聞中心主任、青少頻道總監等職,現任寧波廣電集團新聞綜合頻道總監。
二十多年來,丁楊明憑借著對新聞事業的滿腔熱情和高度責任感,在新聞戰線上為黨的新聞事業忘我工作。作為記者,他發憤圖強,勤于鉆研,策劃創作的新聞評論《越窯悲劇的背后》獲中國十佳電視評論獎,青少專題《閃閃紅星》、新聞調查《泥漿之困》等20多件作品獲浙江省廣播電視新聞一等獎及浙江新聞一等獎,是功力深厚的業務骨干。作為學科帶頭人,他大膽改革,勇于創新,策劃創辦了20多檔新聞欄目,如第一檔社會新聞欄目《三江報道》、第一檔新聞人物專訪欄目《阿拉寧波人》、第一檔新聞調查欄目《焦點透視》、第一檔大型民生新聞節目《看看看》等,在寧波電視界屢屢實現零的突破,填補業界空白;主持創立的10多項電視品牌活動,如“寧波影響力”、“我身邊的文明之星”、“甬黔攜手 萬人助學”、“請讓我來幫助你”等,多次創寧波新聞界規模之最和影響力之最,多項活動獲浙江廣播電視品牌活動獎,是新聞宣傳創新的實踐者。作為頻道總監,他善于管理,長于謀劃,他帶領的寧波電視臺新聞中心先后被省人事廳、國家廣電部、人事部評為先進集體;他帶領的寧波電視臺青少頻道連續五年獲評全國優秀青少年頻道,是新聞管理隊伍中的佼佼者。
丁楊明同志是寧波電視界出色的中青年業務骨干和管理能手,被評為寧波市十大杰出青年,并作為市宣傳系統唯一一位寧波市優秀中青年干部赴美研究生班學習,歷時一年,以各項課程全優完成學業,代表全班作畢業演講。
一、敢為人先 肩扛媒體責任
敢于嘗試、敢為人先,是從中國電視行業最高學府北京廣播學院畢業、有著深厚專業基礎和獨到新聞見解的丁楊明,矢志追求的目標。歷年來,他開拓創新,積極引導,始終傳遞社會主流價值觀,創辦的新聞欄目始終領寧波電視新聞之先。早在1994年,他策劃創辦了寧波電視界首擋日播社會新聞類欄目《三江報道》,以輿論監督見長,敢于觸及時弊,為民說話。第一檔新聞專題欄目《焦點18》,在當時的寧波新聞界獨樹一幟,策劃制作了一大批優秀的輿論監督節目,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強烈的社會反響,在業界和觀眾中享有聲望。2002年,他創辦的寧波首檔電視新聞調查欄目《焦點透視》,以新聞事實為基礎,以電視調查為手段,層層深入,透視新聞真相,強化輿論監督,體現了新聞調查節目深刻性和思辨性的有機結合,獲評“全國電視百佳欄目”。多年來,他不斷開發、探索新聞節目的形態創新,對寧波電視臺新聞欄目多次改版,貼近受眾,新聞主打欄目《寧波新聞》秉持“最快、最新、最全、最深”的理念實現了品質的跨越提升,多次獲評省廣播電視新聞獎優秀欄目。他創辦的寧波第一檔大型民生新聞欄目《看看看》,以新聞現場報道、幫忙服務、輿論監督、深度報道為特色,關注民生,服務民眾,推出7年來已經成為寧波受眾最信任的電視品牌欄目,牢固樹立了寧波電視新聞界龍頭節目地位,多次獲評浙江省廣播電視品牌建設優秀欄目、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2012十優電視欄目”等獎項。
二、勇于創新 提升傳播品質
丁楊明對新聞宣傳創作總體規劃、導向把握、選題策劃、采訪實施具有獨創理念,組織策劃了一系列重大主題、重大事件和重大典型報道和品牌活動,以大型活動提升電視品牌價值和社會影響力。他策劃的大型電視調查行動《寧波影響力》,是寧波電視史上規模最大、跨越地域最廣、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新聞采訪活動。他從宏觀把握到采訪實施,事事親歷親為,并與同事們一起趕赴西藏采訪,在藏北高原,他忍受著缺氧的考驗,冒著生命危險,采訪援藏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度過了許多不眠之夜。有關西藏的報道內容成為《寧波影響力》中最精彩感人的篇章之一。整個活動歷時五個月,行程五萬多公里,采訪足跡遍布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發回報道60余篇,受到觀眾的好評,得到市領導肯定。《寧波影響力》成功入選當年度《寧波十大公關事件》。
丁楊明組織策劃的《我們一起走過――寧波20年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新聞事件和十大新聞人物評選》活動,在廣泛征集和層層評選基礎上,選出寧波改革開放2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最后在一臺別出心裁的大型新聞性晚會上公布評選結果。整個活動歷時半年,共有上百萬人次參與,擴大了頻道的知名度。由他創辦的“我身邊的文明之星”評選活動連續五年在寧波開展,參與群眾達數百萬人次,成為寧波市文明城市建設活動中最具人氣、市民參與度最高的活動,獲得浙江省廣播電視品牌活動獎。創意策劃的“甬黔攜手 萬人助學”活動引起全國主流媒體廣泛關注,“愛心寧波”由此成為寧波在全國叫得響的新“名片”。主持策劃的“請讓我來幫助你”大型慈善公益活動,2007至2011年連續五年一直致力于幫助弱勢兒童,吸引了近百萬人參與,被評為寧波市十大慈善事件。
三、深謀遠略 守望新聞理想
2012年,作為寧波文化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由寧波電視臺新聞中心組建而成的寧波廣電集團新聞綜合頻道正式掛牌,丁楊明出任頻道總監。面對新媒體的迅速崛起,丁楊明審時度勢,一手抓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一手抓傳統電視節目的品質提升,提出“讓新聞更有力量”的指導方針,將“養真護真、鏡鑒橋梁、民生民本”作為頻道基本理念,在“現場、立場、氣場”上做好文章,推動頻道新聞改革。
“現場”是電視媒體的第一生命力。在重大宣傳戰役中、在重大突發事件報道中,丁楊明都身體力行并要求頻道員工強化電視的“現場”到達。比如:2012年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期間,首次將電視演播室搬到黨代會現場,首次實現了黨代會開幕式電視頻道和電視臺網站同步直播,首次在《寧波新聞》推出了黨代會特別訪談專欄“深1度”,首次用“代表日記”的形式來豐富報道內容。
“立場”,是主流媒體的立身之本。2012年策劃推出了寧波首檔以個人品牌命名的電視評論專欄《丹說無妨》,成功探索出拓展民生新聞深度的有效路子。2013年,頻道兩大主打欄目建立起各自的評論員隊伍,旗幟鮮明地亮出觀點,通過加強對新聞事件的評論,提升電視新聞的力度。
“氣場”,源于主動融合新媒體,營造傳播效果的最大化。丁楊明在“領先半步”上做足文章,于寧波電視領域第一家推出欄目官方微博、欄目微信;于全國城市臺中第一家推出全球眼全自動電子留言屋,以不斷創新,主動融入全媒體時代。
從事黨的新聞事業,責任重大。滿足觀眾的需求,任務艱巨。二十二年來,丁楊明在電視新聞實踐中用實力說話,靠實績取勝,帶領一支能征善戰的新聞隊伍,為寧波的新聞改革與發展奉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