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漢”治村
編者按: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鮑洪俊對人民日報3月19日第24版“副刊”發表的報告文學《“懶漢”治村》作了如下批示:“懶漢治村”為浙西開化村官徐樟順立傳,靈動鮮活,雋永酣暢,氣韻沉雄。作者徐錦庚是開化籍人民日報山東分社社長,我曾經的記者同事。此文讓中國最小的“干部”登上中國最大的報紙副刊,是錦庚作為一名新聞記者的職業大境界,也是浙江新聞人的職業標桿。我們應當捫心自問的是,浙江新聞界不乏徐錦庚這般職業素養、民生情懷的記者,浙江媒體更不缺版面、時段、頻率,為什么我們的省媒上看不到這樣立意高、意味長、接地氣的人物通訊、報告文學?我們思考過如何更好表現身邊向上向善、不斷拼搏的小人物嗎?我們內心生長著對這些小人物的親切和敬畏嗎?我們應當學習徐錦庚此人此文,情系小人物小事件,書寫大文章大境界,這樣才能共建共享浙江新聞界人才輩出、新聞事業蓬勃繁榮的大氣象。請浙江日報轉載,請浙江衛視、浙江之聲以“最美浙江人”和廣播劇播放此文。請省記協將我的這段話和此文作為“三項學習教育”活動教材印發全省新聞界。
現將《“懶漢”治村》全文轉載如下,希望全省各媒體對照鮑洪俊副部長的批示精神,組織全體采編人員認真學習。
“懶漢”治村
懶漢非懶漢,為小名,大名徐樟順。懶漢與我同村。村在浙西開化,一聽村名,便知是深山冷岙:東坑口。
前些天,弟弟來電,語帶喜氣。哥,懶漢連任村主任了。
我納悶,上個月,他剛選上村支書,咋一人占倆窩?
鎮里動員他的,要他“雙肩挑”呢。
其他候選人服氣嗎?我有點擔心。
怎么不服氣?其他人選票差了一大截呢。
我是外來戶,懶漢是土著,雖然同姓氏,并非是親戚,遠房都攀不上。他當選,弟弟何以興奮?
他當家,村里有盼頭。弟弟說。
我涌起一陣沖動,要為這個小人物立個傳。
一
我這個村,人多有小名,為保孩子平安,特意取個賤名。我兩個外甥,大的叫狗懵,小的叫癩痢。狗懵的意思,像狗一樣傻,狗那么通人性,咋會傻呢?狗懵自然鬼靈精怪。至于癩痢,一頭茂密黑發,還帶自然卷。
懶漢兄妹五個,皆有小名,然而除了懶漢,個個命運多舛。兩個哥哥,一個阿福,一個阿伴,阿伴也叫兩斤半,奇怪不?哥倆差一歲,三十剛冒頭,接連暴病歸西。二姐小妮姑,幼患癲癇,婚后加重,孩子半歲夭折,精神徹底崩潰,廿三歲就沒了。大姐小名不雅,也叫癩痢,因是女孩,多個后綴,MAO(音貓),類似語氣助詞。癩痢MAO患過小兒麻痹癥,一腿瘸,兩耳聾。村婦背后嚼舌,嘖嘖,幸虧又瘸又聾,不然……言者雖沒惡意,聽者頭皮發麻。看來,取小名保平安,純屬扯淡。
懶漢可不懶。人沒鋤把高就砍木頭、抬石頭,盡干苦力。廿三歲,任村火腿廠廠長,兩年后自己承包。三十歲,攬交通工程,再辦融資擔保公司。櫛風沐雨,苦沒少吃,錢沒少賺,是村里首富。
當老板后,懶漢多了新名:徐總。不過,村里人叫順了,張口閉口,懶漢長,懶漢短。縣干部下鄉,也會遠遠吆喝:懶漢!若問他大名,人多撓后腦勺。
如果不是那個偶然,他只不過是個小土豪,犯不著勞我費墨。
懶漢人生之彩,出在那個偶然。
2011年初,懶漢噴著酒氣,打鎮政府門前趔趄而過。忽然,門里蹦出一個小個子。懶漢,想和你商量件事。
懶漢膀大腰圓,血管里淌著彪悍,往那一站,不怒自威。可是,看到小個子,卻自覺挫了挫身。喔,是方書記,找我?
小個子方明,一張奶油臉,地位不容小覷:楊林鎮黨委書記。
村委會要換屆,我們撥拉半天,主任人選難產,剛才在樓上看到你,我忽然冒出念頭,何不請你試試?
不行,不行。懶漢打了個飽嗝,搖起撥浪鼓。我搞工程還行,當干部不是料。
怎么不行?你工程做得好,說明腦子好使;在外面闖蕩多年,社會閱歷豐富;手下隊伍棒,說明善于管理;為人豪爽辦事潑辣,肯定有開拓精神。
都說嘴皮薄、口才好,方明果然會忽悠。
一個空殼村,欠債幾十萬,人心散了架,這副爛攤子,誰愿挑?你另請高明吧。懶漢酒醉心清,邊說邊退,準備開溜。
方明一把拽住。看你血氣方剛,有能力有思路,指望你重振雄風,不料是個懦夫。東坑口人丟盡臉,被葉蘭塢人嫌棄!
成功男人有弱點,十有八九怕激將。懶漢一蹦三尺:方書記,你狗眼看人低,盡揭瘡疤!
葉蘭塢是畬族村,人口全鎮最少,以前屬東坑口,“文革”時,被東坑口當包袱甩了。東坑口人說起葉蘭塢,那口吻,像上海人說鄉下人。
然而,風水輪流轉,這十多年,東坑口順坡溜,葉蘭塢逆坡上。這不,鎮里欲合并兩村,兒子竟嫌老子窮,投奔了富村川南。東坑口人羞啊,差點腦袋掖褲襠。
懶漢一跺腳,騰起一縷煙。方書記,樹要皮,人要臉,我干!
你若愿干,趕緊報名,村民選不選你,不好說呢!方明拿捏著火候,不動聲色,再將一軍。
一個月后,村民投票。懶漢七百一十二票,第二名五十三票。
作者: 徐錦庚 編輯: 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