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落戶上海
記者從8月20日舉行的2019上海書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海楊浦區將建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預計將于2021年建成。該博物館將是中國首座新聞出版類專業博物館。
據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介紹,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位于上海市楊浦區周家嘴路、隆昌路路口,毗鄰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復旦軟件園等。建成后的新聞出版博物館將包括新聞出版業文獻檔案中心、文物修復中心、創新發布中心和文創展示中心,填補國內沒有新聞出版專業博物館的空白。
據介紹,上海從2003年開始籌備建設這一博物館,迄今已入庫藏品數萬件,包括民國時期的報刊圖書,還有木活字、石印機、銅字模等出版工具。
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征集的首件藏品是由商務印書館上海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捐贈的巴金先生1998年為商務百年慶題字手跡,上書:“我是‘五四’的產兒,我通過商務印書館的‘小說月報’走上文壇。”
中國著名出版家范用的收藏,為這一博物館增添了豐厚“家底”。據悉,其藏品包括巴金、錢鐘書、黃裳、黃苗子、柯靈等名人簽名本圖書2200冊,茅盾、華君武、李公樸、聶紺弩、黃永玉、葉圣陶等書信手稿2134件。
上海是中國近現代新聞和出版業的發源地之一。據統計,1912-1949年間,全國80%以上共300余家出版機構集中在上海;列入中國近現代學術名著的千余種圖書,近95%為上海出版。百年以來,張元濟、陸費逵、史量才、胡愈之、鄒韜奮、葉圣陶、趙家璧等上海新聞出版群星閃耀、大家輩出,擁有豐厚的歷史人文資源。
與此同時,上海亦是紅色出版的重要基地。1920年8月,第一個《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印刷出版。1938年,第一部全譯本《資本論》由讀書生活出版社出版。
時間:2019-09-18 來源:新華網
作者:記者 孫麗萍 編輯:劉卓文
作者:記者 孫麗萍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