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在抗“疫”一線的舟山廣播娘子軍
舟山新聞綜合廣播張譯尹(左一)采訪
小敏(左一)采訪救援隊
記者曉夢(左一)采訪
如果要說舟山新聞綜合廣播頻率有什么與眾不同的話,記者隊伍算一個,五名廣播記者清一色全是女記者。這一局面已持續多年,這也導致了每逢省市兩會時,推出的欄目叫“姐妹花跑兩會”,一旦遇有外出采訪任務,哪怕是前往四川達州對口扶貧地區采訪,派出的記者也是女記者。
2020年的春節來得比往年要早一些,原計劃每天安排一名記者值班,其她記者可以輪流休息一下,利用難得的法定假期,陪陪家人,美美自己。
為了這個假期,大家蠻拼的,大年二十九,放假前一天,記者們忙到了很晚,等提交完春節期間的備稿時,已經有市民燃起了煙花。下樓的電梯里,女記者們的電話一個個響起,不用想,一準是老公或孩子焦急地詢問:怎么還不回家?過年了。
臨近春節,關于新冠肺炎的消息越來越多,空氣質量常年居全國前三甲、又沒有通火車的舟山已出現一例確診病例。女記者們隱約感到形勢不好,這個春節假期能否囫圇度過,十分難料。
1月23日,浙江省啟動一級響應,舟山市召開緊急會議,舟山新聞廣播的工作QQ群里一條通知:即日起春節假期取消,全體記者進入工作狀態。其實,在收到這條信息之前,大家已經進入狀態了。記者陳文薇,原本打算大年三十值完班以后,隨愛人駕車前往江西,一場男方老家的婚禮一拖再拖,遲遲沒有舉行,準備利用春節假期補辦。接到通知以后,二話不說,婚禮可以推后,有什么采訪任務請安排。
大年初一,舟山廣播記者的消息《舟山首批醫務人員即刻出發,馳援武漢》率先發布在“無限舟山”客戶端,并配發了記者筆記,引起大家強烈關注,深受震撼與感動。大年初一晚上很晚了,剛剛參加工作只有兩個多月,還沒轉正的實習記者劉曉夢還在到處打探采訪選題。自己的朋友圈,家人的朋友圈……和疫情防控的新聞線索一個都不放過。當她聽說定海區紡織協會正在動員協會成員趕制隔離防護服的信息后,馬上跟采編部負責人溝通:這條消息值得采訪嗎?值得,非常值得采訪,眼下全國最缺的就是隔離防護服,趕緊采訪。
大年初二,實習記者劉曉夢采制的錄音報道《舟山市定海區紡織服裝協會通宵趕制隔離服》,被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央廣新聞》欄目采用。這位年輕的女記者一發不可收拾,每天都用盡心思尋找選題。功夫不負有心人,她采制的報道《一封兒子寫給支援武漢爸爸的信》《這一對舟山母女很贊——女兒馳援湖北,媽媽為環衛工人提供免費工作餐》《舟山退休職工用畫筆定格抗擊疫情期間感人瞬間》等多篇稿件接連刊發在央視頻、央廣網等中央媒體。實習期的廣播女記者在央媒發稿量大質優,在過去是很罕見的。
女記者陳貞貞很“不幸”,大年初五完晚班后,被告知要居家隔離。因為家屬中有人因執行公務原因,被列為密切接觸者。大家都在外面忙,自己在家內心不安,非常著急。大家居家能辦公,被隔離的女記者為何不能呢?于是,能在家干的活兒,陳貞貞都干。當前方記者需要素材時,她會幫著整理查詢。即使隔離期間體溫偶爾超過了37.3度,也強壓著心理上的恐懼,毫無表露地完成領導交辦的居家工作任務。
大年初六,浙江之聲向各地廣播電臺約稿,全國個別地方出現了超市搶購潮,我省各地情況如何?話音剛落,記者史曉曉稿件《舟山各大超市貨物供應充足,市民購物有序》已經寫好了。為了采訪這篇稿件,記者前往多家大型超市進行打探,一圈超市“逛”下來,半天過去了,自己家需要的東西一件都沒想起買。
1月31日,傳來了振奮人心的線索:下午,舟山首例治愈患者將出院。派誰去呢?疫情仍在肆虐,傳播規律尚未搞清,需要前往隔離病區,與出院患者近距離接觸。每逢重大事件,女記者張譯尹都能擔當重任,圓滿完成任務。對于這一重大消息,非張譯尹莫屬。請你下午三點前趕往隔離病區。收到。好點的口罩有嗎?有一個。不到下午兩點半,記者張譯尹已經傳回了現場的圖片。首例出院患者剛走出病房大門,現場的圖片、視頻接連傳回。在病魔面前,沒有什么比患者治愈出院更令人振奮了。
春節假期沒了,元宵節假期沒了,情人節也沒了,《舟廣早新聞》的稿件有了,《浙廣早新聞》的稿件有了,《央廣新聞》的稿件也有了。
這是一支活躍在抗擊疫情報道最前線的舟山廣播娘子軍,沒有一句豪言壯語,更沒有一次猶豫遲疑,只有一次次沖鋒,一天天堅守,交出了一份屬于廣播記者的抗“疫”答卷。
聯合四川之聲異地大型直播一起助力,迎接春天
(文:舟山新聞綜合廣播記者 徐杰)
作者:記者 徐杰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