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縣級融媒體中心新媒體實務操作專題培訓班在杭州舉辦
傳承紅色基因 提升“四力”能力
浙江省縣級融媒體中心新媒體實務操作專題培訓班開班式
浙江記協網訊 4月6日至10日,浙江省縣級融媒體中心新媒體實務操作專題培訓班在杭州開班。培訓由浙江省記協主辦,浙江省記協縣級融媒工委、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承辦,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新聞輿論工作特別是媒體融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升全省新聞工作者的“四力”能力,做大做強主流輿論宣傳,為慶祝建黨100周年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全省60多家縣級融媒體中心的120余名新媒體采編骨干參加學習。
培訓班現場
本次培訓班課程設計精心,內容十分豐富,主要包括: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媒體融合重要思想、黨史與新聞實踐、融合媒體報道創新創優、重大主題報道融媒體產品創意策劃、新媒體專題策劃與采制、數據新聞報道、新媒體直播和創意互動、互聯網新聞制作的規范和標準、新聞短視視頻爆款策略、新聞短視視頻制作技術等課程。浙江傳媒學院9位專家教授及字節商業化浙江區市場公關經理周正、新華智云副總裁張靜應邀授課。
培訓首日特別安排了相關理論的學習。浙江傳媒學院的鄭亞楠教授和張博博士分別作《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融媒傳播中的實踐》《黨史和新聞宣傳》的專題講座。“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與核心,堅持黨性、人民性、真實性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核心要義。”鄭亞楠認為,面對當前傳播生態,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更為復雜的形勢與挑戰。新聞工作者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觀察問題、判斷是非,及時、有力地引導社會輿論。張博在授課中,援引了大量的歷史細節,解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論述的要點和特點,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媒體融合和新媒體工作的有關論述和要求。張博說,新聞媒體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性質,要確保黨和人民喉舌的性質不能變,黨管媒體不能變,黨管干部不能變,正確的輿論導向不能變。
培訓班現場
學員與老師在課堂上互動
之后的培訓課程則更注重實操技能訓練。浙江傳媒學院的實訓導師王翎子分享了短視頻拍攝與制作的技巧。關于大家最關心的平臺流量問題,王翎子說,想要獲得流量,就必須了解平臺的流量運營機制。通過豐富的短視頻實例和詳盡的數據,對抖音短視頻平臺運作進行深度解析,使學員們對流量池、疊加機制、賬號權重等概念有了清晰的理解,進一步認識完播量、點贊量、評論量和轉發量等標準的重要性。浙江傳媒學院教授吳生華以《重大主題報道融媒體產品創意策劃新聞》為題,選取大量具有代表性的融媒體作品作為分析案例,圍繞融媒產品的本質特征,探討重大主題報道融媒體產品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改進策略。新華智云副總裁張靜介紹了人工智能產品、人工智能理念、人工智能技術助力媒體生產的發展情況,提出“人工智能+媒體融合=未來媒體”“數據即新聞,新聞即數據”等觀點,并以德清縣智能媒體融合平臺等融媒體平臺為例,介紹了“人工智能+媒體融合”如何智能地實現全能自動化生產,提升新聞報道能力。
培訓結束后,學員們紛紛收集課件,表示參加培訓班收獲滿滿,回去之后會繼續深入學習,學以致用,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培訓班結業式
作者:縣級融媒工委供稿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