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偉濤:風雨中紅船旁 抗臺一線書寫初心答卷
——在全省防臺宣傳總結座談會上的發言
(2021年8月12日)
今年6號臺風“煙花”來勢洶洶,攜帶著狂風暴雨正面襲擊嘉興。災害面前,540萬嘉興人民眾志成城,從嚴陣以待到勠力同心,從枕戈待旦到決戰決勝!
在這場“人民至上”的防汛防臺保衛戰中,作為“中樞神經”的嘉興市防指始終燈火通明、徹夜不眠。作為市防指駐點記者,能有幸成為這場“戰斗”的親歷者、參與者,我倍感光榮。
由于常年負責應急、防指條線,防臺抗臺報道一直是我的本職工作。災害面前,作為紅船旁的黨報記者,更要勇于擔當、主動作為,“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時刻豁得出來”。
險情就是命令!在I級響應的70個小時里,我堅守崗位、連續戰斗,確保市委主要領導防臺部署會、全市抗臺視頻調度會全勤在崗,持續傳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及權威信息,用一篇篇新聞報道,客觀記錄嘉興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全力以赴,戮力打贏這場抗擊臺風“煙花”的硬仗。
重磅信息必須分秒必爭。市委宣傳部統一指揮、嚴密部署,及時、果斷發出宣傳指令。嘉報集團啟動災害性天氣應急報道工作機制,打破了各媒介原有的工作運行機制,由社長、總編輯集中統一指揮,從防臺風Ⅱ級應急響應開始啟動,直到臺風過境險情排除,始終保持報、網、端聯動的融媒體統籌指揮運行方式。這期間,我時刻緊盯臺風動向,把指揮部的臺風動態和工作要求及時發回,確保集團始終與指揮部保持同頻運行。我就是那個“通訊臺”“路由器”。
7月24日上午,我在讀嘉新聞客戶端上第一時間、首發報道的《嘉興防臺風應急響應已提升至I級》,短時間閱讀量突破25萬。期間,我和新媒體編輯不斷完善核心信息、豐富報道內容,進一步增強報道權威性、時效性、服務性。
25日早上6點,讀嘉新聞及時推出《嚴陣以待!“煙花”或在嘉興登陸》新聞,一時間獲得超高關注度,閱讀量突破113萬。
25日深夜,注定是個無眠之夜,所有的人都在焦慮地等待臺風二次登陸“決戰時刻”。我和編輯每半小時溝通一次動態,徹夜未眠,絲毫不敢懈怠,生怕錯過了二次登陸的信息。
7月20日至7月31日,我在嘉興日報、讀嘉新聞客戶端等平臺連續刊發《從最壞處著想 做最充分準備 嘉興嚴陣以待全力防御臺風“煙花”》等30余篇新聞稿,并在讀嘉“實時滾動播報”中持續推送動態信息。其中《“煙花”不可小覷!市防指呼吁各界做好這8點嚴陣以待》等多篇服務性報道,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要求,把黨委政府的關懷時時發送到廣大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回望這70個小時I級響應和防臺抗臺集中報道的近10天時間,我看到了:一對“雙職工”記者,顧不上家中的兩個孩子,一同堅守在報道一線;一位攝影記者,毅然告別病床上的父親,驅車奔赴臺風登陸點;一位新媒體編輯,連續工作了30多個小時,依然堅守著崗位……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在狂風浪口與“煙花”角逐,與時間賽跑;他們分秒必爭,處理海量稿件和信息,實時滾動播發臺風消息。
這一仗,嘉報人快速響應、整編隊伍、出擊現場,吹響“融媒體”集結號,跑出抗臺報道“嘉速度”;全方位報道、全時段直播,持續傳遞權威信息、時效報道,引導輿論、服務民生,展現主流媒體的責任和擔當;深入一線,挖掘出一個又一個暖新聞,傳遞出迎戰臺風中的禾城大愛。風雨中,紅船旁,嘉報人在抗臺一線書寫初心答卷。
臺風是災難,也是試金石,能夠檢驗一支新聞隊伍的戰斗力!我深知,在危急時刻、緊要關頭,更需要記者擁有扎實的業務能力和敏銳的反應能力。今后,我還將不斷踐行“四力”要求,做足“深專精”,堅決扛起紅船旁黨報記者的使命擔當。
作者:遲偉濤(嘉報集團全媒體經濟新聞部記者)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