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縣市傳媒領軍人物:虞曉峰
虞曉峰:守望新聞
磐安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純山區縣,那大山啊,翻過一座又是一座。虞曉峰,在這大山里翻山越嶺地跋涉了20多年,從青春年少到兩鬢斑白,從雙眼如炬到眼拙老花,兜兜轉轉,“新聞”兩個字似他人生的宿命,經歷過從大型國企車間主任到新聞記者的艱難轉型,經受過從普通采編人員到新聞單位“一把手”涅槃陣痛,新聞對他來說,是一座永遠爬著的高山、是一汪永遠淌在心間的山泉。
1998年,從國企改革的迷茫中走進了新聞這個戰場,親歷了找工作的不易,他備加珍惜這被冠以“鐵飯碗”的崗位,一頭扎進這山里,風里雨里、嚴冬酷暑,干過時政,主攻過人物報道,擔綱過新聞調查……“不是在采訪就是去采訪的路上”,這一干就是14年。
14年新聞戰場的摸爬滾打,他從普通記者一步一步成長為副總編,這過程遠不止是他職務和業務的成長,更是讓他的新聞執著更加堅定,新聞情懷更加濃烈。冥冥之中新聞成了他滲入骨髓的一種東西。
2018年,媒體融合改革的風口浪尖,他奉命籌建磐安縣融媒體中心。重回新聞戰場,他一如當年扎進這大山里“跑新聞”,開始了他艱難的縣級融媒體中心籌建之旅。不同的是,這次歸來,他所面臨的使命更艱巨了、情勢更緊急了。
如果說新聞工作是一個戰場,那媒體融合改革是新聞工作“戰場中的戰場”,不僅“策、采、編、發”流程要全面再造,新聞工作的體制、機制、模式、方向也要全面重構。這意味著籌建融媒體中心必須多線作戰、多方出擊、多頭并進。
繁重的任務意味著歷程的艱難,基礎的薄弱隱含著工作的艱苦。那段日子,他“向黑夜要白天、向效率要時間”,喊響了“隊伍向班子看齊,班子向我看齊”的口號,帶著磐安縣融媒體中心一班人,開始了媒體融合的求索之路。
體制是一個新聞單位發展的關鍵,尤其在磐安這樣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地方,單位的性質決定了它的生存和發展。為了單位的全額身份,他據理力爭,說服的不只是一、兩個部門,還有領導層面的問題。
新聞體系發育不全的情況下建融媒,這是他面臨的最大難題。他找到了“主題策劃報道”這把既練兵、又促融的“金鑰匙”,一年力推10多個主題策劃報道,并且每個主題策劃報道實行掛圖作戰,壓實班子的隊伍責任和隊伍的新聞責任,立住了磐安融媒的新聞脊梁,也有效地鍛煉了隊伍。
“移動優先”是融媒改革的方向,也是縣級融媒的短板。他在力主力推新媒體矩陣建設的同時,更注重內容的生產和機制創新,在“融磐安”客戶端開辟“海螺號”,推動了部門和鄉鎮微信公眾號的整合;在內部成立專門的“短視頻工作室”,主攻新媒體拳頭作品;在客戶端安裝推廣上重點發力,實現縣內最大覆蓋……
千頭萬緒,千辛萬難。縣級媒體融合改革有多艱難,虞曉峰的付出和努力就有多少。從2018年到2022年,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融媒改革和實踐之中,頂著“媒體發育不完全、地方制約因素多、隊伍匹配程度差、媒體發展環境不理想”等重重壓力,勇于攀登,艱難跋涉,終以自己的努力給了“磐安融媒”獨特的色彩和陽光,贏得了“磐安融媒”在縣級年度考核中連續三年優秀的不俗戰績,還有新聞創新創優逐年增多的隊伍成長。
掃碼關注 浙江縣域傳媒 微信公眾號
作者: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