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安:做好策劃 以新應變
今天我要分享的新聞故事,是我們在2019年推出的《每天生長的海報》。
這是一張什么樣的海報?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作為浙江省會城市的主流媒體,都市快報該怎樣呈現時代巨變、發現杭州新發展?
全媒體時代,傳播格局發生了大變革,作為意識形態傳播主陣地的主流媒體,也面臨著如何實現宣傳效果最大化和最優化等諸多挑戰。在重大主題報道面前,如何做好策劃,以新應變?
在構思的諸多創意里,我們最終選擇了“每天生長的海報”這個創意,以一張長長的海報為基底,通過每天匯聚于而來的杭州故事,和杭州人的祝福,讓其每天生長。
為什么選擇每天生長的海報?
原因兩個:1,全城參與;2,身邊的故事最動人。
全城參與:
在構思這個選題之初,我們便定好了方向,既然要展現杭州的新發展、新變化,就要讓所有的杭州人都能參與到這次的報道里。因此,每天生長的海報,確定以杭州人的故事和對祖國的祝福為主要內容。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參與進來,我們開辟了多個通道:都市快報官方微信、新聞熱線85100000、新聞爆料郵箱、H5留言,再加上記者采寫。
身邊的故事最動人:
如何展現杭州70年來的巨大發展?杭州人的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最動人。通過征集和采寫,我們收集到了許多在杭州的各行業的代表性人物,他們在杭州感受到的時代變遷,以及對杭州未來發展的祝愿和期待,成了《每天生長的海報》最動人的內容。
他們中,有杭州籍院士、從四面八方奔赴而來的創業者,還有土生土長的杭州人。他們是企業創始人、公交司機、中學校長、社區書記、世界冠軍。當然,更多的,是就在我們身邊的杭州人。
內容做好后,如何全面、立體地呈現出《每天生長的海報》?
首先,在內容上,要突出這是一張有杭州特色的海報。
在主視覺上,我們以經典的“金+紅”為主基調,以錢江潮為背景,加上大金球、市民中心、三潭印月等杭州在西湖時代、錢塘江時代的標志性建筑,充分體現杭州特色。人物和人物之間,間隔性地加入了杭州標志性建筑素描,時刻凸顯,這是一份來自杭州的祝福。
其次,在呈現形式上,我們推出了能夠在報紙、H5、微信朋友圈等多平臺立體式呈現的多新媒作品,以此達到最佳傳播效果。
比如,7天的單幅倒計時海報,文案結合長海報內容,保持粘合度。在色調上,用大色塊每天刺激讀者視覺神經,保持新鮮感。10月1日當天,我們選取了70個人的70句祝福,匯成了一張長長的海報。 同時,我們還設計了9宮格海報,匯聚70張大樣,給“每天生長的海報”專題報道做了一個完美的總結。
每天生長的的海報,是一組輕拿重放的作品。
輕拿,在于故事征集通道廣,人人都能參與,內容落腳到杭州的小巷小弄,挖掘普通杭州人的故事。
重放,在于內容“匯小成大”,匯聚上千位杭州人的故事和祝福;呈現形式上,別出心裁,重磅推出了多媒體作品。
每一句祝福的背后,都是杭州人共同的心聲。這種在情感上產生的巨大共鳴,是讓“每天生長的海報”出彩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下,杭州全市上下正在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作為主流媒體,也可以從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小人物反映大時代,用鮮活的報道扭轉讀者的審美疲勞,擴大宣傳效果。
(林建安,杭州日報報業集團都市快報記者!逗眯侣劦墓适隆纷髡叽怼#
作者:林建安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