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晨、顧俊麗:踐行四力,見證變化
——賦能26縣 “浙”里有我 第二屆長三角融媒蹲點采風活動心得
4天、16個共富點、全省18家媒體單位、32名新聞工作者……9月26日下午,隨著大巴車駛入臺州市三門縣,賦能山區26縣之臺州站的媒體采風活動也拉開序幕。我們跟隨大部隊來到三門核電站,這是此次采風的第一站。
第二屆長三角融媒蹲點采風(臺州線)記者在采訪
在這里,寬闊的工程場地、諾大的機組裝置、數字化儀器設備等都讓在場記者大開眼界。2005年,三門核電有限公司成立。成立以來,它不僅提供了大量清潔電力,還通過科技創新、細化管理、企地合作等方式增強了當地共富的“硬核”實力。我們還了解到,核電站的正常運轉,離不開被稱為“黃金人”的核電操縱員。他們是傳達指令的核心技術人員,經歷層層選拔與淘汰以及反復培訓才得以上崗。“在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指導下,三門當地人越來越感受到核電的安全、便捷。在企業員工的努力中,‘幸福三門’的名片也越來越亮了。”公司副總經理楊志明如是說。
誠然,正是有了企業這股蓬勃力量,共富圖景越來越得以具象化。當鏡頭轉向浙江藍途戶外運動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我們在與車間工人的溝通中了解到,企業近年來與浙江理工大學進行合作,利用專利技術提升衣服品質,車間訂單從服務三門走向服務全省,在獲取經濟增長的同時,吸引并解決了許多當地婦女就業。同一個車間里,既有工作十余年的老員工,也有來此一兩月的新員工,他們都在每日的勞動中感受充實。
變化還不止于此。在三門,養殖業和旅游業被稱為兩大支柱產業。我們在第二天就感受到了兩大產業的魅力。在青蟹養殖塘,我們近距離觀看養殖戶捕蟹、綁蟹,養殖戶盧師傅還笑言我們此行來得好,中秋后國慶前正是青蟹肥美上市的好時候。在黃泥洞古村和野人洞,濃濃古韻撲面而來,古窗門扇、石路泥板……每一處老物件都是歷史與未來的連接點。在蛇蟠島碼頭和獅子嶺山頂,三門灣蛇蟠大橋溝通兩岸、水塘交錯與余暉相映,無限風光在眼前。現如今,臺州路橋區、椒江區的許多學校還會組織學生來此研學參觀……
在天臺,鄉村建設新貌讓人眼前一亮。塔后村打造美麗鄉村樣板,安科新村成為未來鄉村典范,還有峇溪村、張思村等借助樂園建設、民宿文化、傳統技藝等繪制出了一幅幅共富新藍圖。“從新聞媒體的視角出發,從細微處切入,打開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格局。”這一路,我們帶著相機記錄,鏡頭里既有綠水青山,又有歡聲笑語。
第二屆長三角融媒蹲點采風(臺州線)記者在采訪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宣傳思想干部要不斷增強四力,即“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其中,腳力是基礎,筆力是落點。此次采風活動,恰是增強記者四力的生動實踐。通過深入基層,走進群眾,我們聽見了最真實的聲音,也看到了最生動的變化——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人文風俗相融自然美景,臺州的兩處山區縣里蹚出的共富路越來越遠、越來越闊。
此外,于我們而言,除了見證山區縣共富發展,與同行的相處亦是在促進自身成長。在核電站的模擬機房,我們看見電視臺記者錄制口播;在獅子嶺山頂,我們看見其他媒體記者操控無人機盡攬三門風貌;在美麗鄉村,我們看見記者們與民宿老板、當地村民悉心攀談……無論是與人溝通技巧還是新技術的學習,身邊的同行同伴都是值得學習的榜樣。我們期待未來,仍能有機會再做一次見證者,用更加豐富的文字、圖像記錄共富、記錄變化、記錄成長。
作者:浙江教育報刊總社 江晨、顧俊麗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