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推出大型融媒體系列報道《文學里的村莊》
有一縷風,吹遍神州大地,喚醒田野山崗,喚醒人們的鄉愁。那是2013年11月3日,從湘西十八洞村吹來的精準扶貧的春風。
有一種鄉愁,銘刻在幾代人的青春記憶里,成為人們共同的鄉愁,那是文學里的故鄉。
2023年,在習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之年,在十八洞村的春風吹了10年的日子里,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鼓聲聲中,湖南日報精選10個文學里的故鄉,穿越萬里中國,縱貫百年文學,描繪十地鄉愁,見證時代巨變。自10月23日起,報網端微屏重磅推出大型融媒體系列報道《文學里的村莊》。
縱貫百年文學。我們精選了魯迅與《故鄉》《社戲》、莫言與《紅高粱家族》、周立波與《山鄉巨變》、馬烽與《我們村里的年輕人》、李佩甫與《紅旗渠》、路遙與《平凡的世界》、賈平凹與《秦腔》、韓少功與《山南水北》、王躍文與《家山》、沈從文與《邊城》,這些作家與作品,恰好編織出一幅百年鄉土中國的生動畫卷。
行走萬里中國。從7月至9月,從小暑到秋分,我們派出10路融媒體團隊奔赴作家故鄉和文學原鄉。從長江到黃河,從渤海之濱到太行山上,從黃土高坡到江南水鄉,從湘西邊城到秦嶺古鎮,從呂梁山到洞庭湖,從清溪到漫水,三個月的深入采訪,記者們見證了“文學照進現實”的奇妙,作家與故鄉的相互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鄉村巨變,黨的二十大以來鄉村可持續發展的美麗藍圖。
如果不是腳踏實地,如果不是親眼看見,你怎能想象這樣的畫面:
在浙江紹興,魯迅的外婆家成了新景點,魯鎮和未莊成了現實中明媚的新地標;
浙江紹興魯鎮。景區供圖
在山東高密,一個紅高粱影視城在田野中崛起,一個農民要寫一部載入吉尼斯紀錄的書;
山東高密影視城。李健 攝
在益陽清溪,21處作家書屋點綴青山綠水,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拔地而起;
湖南益陽清溪村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徐行 攝
在山西呂梁,當年的鹽堿灘成了文藝青年的打卡地,也是電影和文學的頒獎地;
山西汾陽賈家莊村。李健 攝
在河南林州,太行山上的奇跡紅旗渠成了觀光渠,愚公移山的精神代代相傳;
河南林州黃華鎮廟荒村,紅旗渠穿村而過。徐行 攝
在陜西延川、清澗,苦難的雙水村消失了,只有“孫少安”帶頭創建的美麗鄉村;
陜西延川縣馬家店村路遙故居。童迪 攝
在陜西丹鳳,棣花老街復活成了《秦腔》里的清風街,一同復活的還有“宋金”邊城;
陜西丹鳳縣棣花鎮。童迪 攝
在岳陽汨羅,韓少功長住的理由比102個更多了,八景成了湖南和海南交流的橋梁;
湖南岳陽汨羅八景村。李健 攝
在懷化溆浦,王躍文帶你走進漫水、家山,雪峰山變成了南中國的旅游勝地;
湖南溆浦縣漫水村。徐行 攝
在湘西邊城,三省市共守一河碧水,“翠翠”每天等待的不是儺送,而是世界各地來的游客……
湖南湘西鳳凰夜景。童迪 攝
10月,田野一片金黃,豐收的鑼鼓敲出農民的喜悅。這是為共和國慶生的10月,就讓我們以文學的視角,以10個鄉村為標本,回望百年鄉土中國,為您繪一幅嶄新的《千里江山圖》,唱一曲激情澎湃的《幸福不會從天降》,為今日中國鼓掌,為明天幸福加油。
10月23日起,《文學里的村莊》,震撼來襲,敬請關注!
海報制作:陳青青
海報文案:鄧正可
原標題:穿越百年經典,觸摸時代巨變 《文學里的村莊》震撼來襲!
作者:記者 易禹琳 曹輝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