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禮”余杭人 喜迎四海賓朋
“杭州亞運會”特別策劃
余杭區融媒體中心大手筆打造《文明圣地 余杭有禮》系列短視頻
編者按 亞運盛會來臨,文明從我做起。余杭區融媒體中心以“浙風十禮”為主題,推出《文明圣地 余杭有禮》系列短視頻,精心策劃“敬有禮”“行有禮”“幫有禮”“親有禮”“樂有禮”五大篇章,倡導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觀賽、文明待客,鼓勵廣大市民群眾以良好的文明風尚喜迎亞運。
為進一步營造“全民迎亞運、當好東道主”濃厚氛圍,掀起杭州亞運宣傳熱潮,今年7月,余杭區融媒體中心緊抓亞洲U16女子排球錦標賽舉辦契機,以“浙風十禮”為主題,推出《文明圣地 余杭有禮》系列短視頻,多角度宣傳“服務亞運 文明有我”,展示余杭喜迎亞運的精神風貌。
明確主題 精心策劃五大篇章
9月23日,第19屆亞運會將在杭州開幕,部分賽事將在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舉行。一屆頂級賽事的成功舉辦,既取決于東道主的精心籌備,更需要當地群眾的熱情參與!岸Y”的內涵映照,代表著東方大國的獨特魅力。
當前,浙江正在倡導全社會踐行“浙風十禮”,推動“浙江有禮、從我做起”成為全民行動自覺,讓每一個浙江人都成為文明代言人。隨著杭州亞運會的日漸臨近,每一個杭州人都要把“有禮”浸透在理念里、落實在行動上、體現在細微處,方可“不負盛會不負卿”。為此,余杭區融媒體中心將杭州亞運會倡導的“服務亞運 文明有我”主旨與“浙風十禮”相結合,精心策劃“敬有禮”“行有禮”“幫有禮”“親有禮”“樂有禮”五大篇章短視頻,于7月6日—11日期間密集推出,倡導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觀賽、文明待客,鼓勵廣大市民群眾以良好的文明風尚喜迎亞運。
創意表達 力爭可感可知可踐行
為了避免“同質化、說教式、網感弱”問題,余杭區融媒體中心在策劃之初明確,這組短視頻作品要堅持創意表達,讓每個受眾真心認同、自覺傳播“人人都是‘禮’的踐行者”這一主題。
“敬有禮”篇章,突出文化輸出,展現擁黨護根脈、愛國愛家鄉。視頻以良渚文化元素的漫畫人物切入,以兒童視角從現代“穿越”至良渚文化時期,既普及文物知識,也借亞運會舉辦之契機,傳播中國文化。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我們的根脈所在,庚續燦爛文明,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視頻通過兒童與主播一問一答,突出每個人都是新時代的建設者主題,展現余杭區民眾為杭州亞運會所做的努力和貢獻。
“親有禮”篇章,借用經典,弘揚良好家風。視頻特意將余杭西溪濕地洪園作為取景地之一,在洪氏家訓下,主播引用大家熟知的歷史人物、家風故事,讓受眾更有代入感,傳播“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理念,用良好的家風促使大家擰成一股繩,更好地服務亞運、迎接亞運。
團隊協作 特色鮮明內容出彩
《文明圣地 余杭有禮》系列短視頻表現的主題是要以“浙風十禮”迎接亞運盛會。這個“禮”也許是一個微笑,也許是一個舉手之勞,也許是一個自我約束,它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息息相關。
為了更好地表達主題,余杭區融媒體中心精心挑選三位資深主持人出鏡,并根據他們的性格特質,進行有針對性的創作。
女主持人常行行外型典雅、端莊大方,具有東方人的傳統美,在“敬有禮”中,她為良渚文化代言,帶領大家在一本繪本、一個刻符陶罐、一座古城池、一座新城中,看到中華傳統“禮”文化,在余杭這片土地上歷久彌新。兩位男主持人各有特色:宗祖旭外型俊朗,語言詼諧幽默,在“樂有禮”中,主持人身處亞運場館,針對一些較容易出現的不文明觀賽行為,一人扮演“正”“反”兩角,以輕松愉快、寓教于樂的拍攝手法表演示范,令受眾捧腹的同時,直觀感受不文明行為帶來的不良影響,發揮引導市民文明觀賽的作用。另一位男主持人秦修涵,外型陽光帥氣、舉止彬彬有禮,由他創作的“行有禮”“幫有禮”,無不傳達出“言談有禮貌、出行講秩序”“隨手做志愿、鄰里相守望”的精神實質。他穿梭于杭師大體育館、杭州西站、禮讓斑馬線、志愿者服務站等具有濃厚余杭特色的地標,帶大家一同見證城市品質大躍升、城市治理大攀升、城市文明大提升的顯著成效,展現全民喜迎亞運的濃厚社會氛圍。
余杭區融媒體中心不僅拍攝大量素材,還嚴格挑選與亞運相關的背景音樂,滿足受眾多元的觀賞體驗。同時通過征選,邀請余杭區美德少年和浙江省“最美家庭”,分別參與“敬有禮”“親有禮”拍攝,更加彰顯“浙風十禮”喜迎亞運的主題,為這組短視頻增加“禮粉”。
《文明圣地 余杭有禮》系列短視頻于6月初進行選題策劃,主題確定后,耗時半個月進行拍攝制作。期間,主持人、攝像及制作團隊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圓滿完成短視頻制作!翱从嗪肌盇PP、“天天看余杭”微信公眾號、“余杭發布”微信公眾號等端口進行推送,廣受好評。
作者:趙永軍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