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長江韜奮獎評選辦法來了!
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
中國新聞獎是中央批準常設的全國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每年評選1次。
一、評獎宗旨
中國新聞獎評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發揮優秀新聞作品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新聞戰線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努力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引導新聞戰線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握“國之大者”,做好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貢獻。
二、參評范圍
國家批準、具有新聞采編業務資質的新聞單位,在上年度原創并刊播的新聞作品均可參評。具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的報刊在上年度刊發的新聞業務研究文章可參評。
參評作品的作者應為新聞單位從事新聞采編工作的業務人員,包括與新聞單位具有相對穩定的聘用或合作關系的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新聞單位非采編崗位人員和新聞院所教研人員可參評新聞業務研究項目。廳局級領導干部非作品主創人員不參評。副部級以上領導干部不參評。
上年度社會責任評價不合格的新聞單位主要負責人、直接當事人不得參評。作品刊播當年到作品獲獎揭曉時有嚴重不良新聞職業道德記錄的人員不得參評。
三、評選標準
參評作品應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體現“四向四做”,導向正確,內容真實,新聞性強,社會效果好。
四、評選項目
評選項目共20個,新聞單位的原創作品均可參評。基礎類項目按作品體裁申報,專門類項目不限作品體裁。
(一)基礎類
1.消息:報道新近發生事實的新聞作品。應簡明扼要,表述準確,時效性強,新聞要素齊全。
2.評論:評析新聞事件、熱點話題、社會現象的新聞作品。應觀點鮮明,邏輯清晰,論據準確,論證有力。
3.通訊:詳實報道新聞人物、事件的新聞作品。應主題鮮明,選材典型,結構合理,表述生動,感染力強。
4.新聞專題:深入報道新聞人物、事件的音視頻和多媒體作品。應主題鮮明,選材典型,結構合理,報道生動,感染力強。
5.新聞紀錄片:以紀實手法報道新聞事件、反映社會生活的視頻作品。應具有較強的新聞性、思想性、藝術性,以及文獻價值。以事實說話,結構嚴謹。
6.系列報道:圍繞某一主題所作的多角度、多側面報道的集合作品,包括連續報道、組合報道,不包括系列評論。應結構完整,報道全面,作品之間關聯性強。參評該項目,單件作品不得少于3篇。跨年度作品按刊播結束年度申報。
7.新聞攝影:報道新聞的攝影作品。應現場拍攝,要素完整,新聞性、表現力強,文字說明簡潔。
8.新聞漫畫:評論時事的漫畫和動畫作品。應思想性、針對性強,富有藝術表現力。
9.副刊作品:刊載于報紙副刊上的雜文、特寫、報告文學。應思想性、新聞性、藝術性相統一,特色鮮明。
10.新聞訪談:就新聞事件和熱點話題與相關人員進行訪談的新聞作品。訪談部分應不少于全部內容或時長的三分之二。
11.新聞直播:同步報道新聞事件的音視頻新聞作品。應主題鮮明,信息豐富,現場感強。要求以新聞現場音像信號為直播主體,采用的音像資料時長不超過整個作品時長的1/3。同等條件下,現場信號為本單位自采的占優。對同一新聞事件的間斷性直播,可選取一個完整直播段參評。跨年度直播作品,首播時間和作品主體部分應在上一年度完成。一般性會議、演出、慶典、商務活動等的直播作品不參評。
12.新聞編排:以動態消息為主的報紙新聞版面、廣播電視新聞欄目編排作品。報紙新聞版面應政治性、新聞性、藝術性強,標題準確,圖文并茂,版式新穎。廣播電視欄目編排應編輯思想明確,編排合理流暢,主持人駕馭得當,制作水平較高。
13.新聞專欄:新聞單位原創、有共同特征的新聞作品欄目。應連續刊播1年以上,年度內刊播不少于48周、每周不少于1次;欄目有統一的標識,內容與定位相符,形式新穎,特色鮮明,社會影響較大。報紙新聞專欄版面位置應相對固定,不含專刊專版。曾獲新聞專欄獎項的欄目,如有重大創新,間隔5年后方可參評。
14.新聞業務研究:論述新聞理論和新聞報道實踐的單篇文章。應立論正確,觀點鮮明,論據可靠,論證充分,理論聯系實踐緊密。
(二)專門類
15.重大主題報道:報道年度重大活動、重大主題的新聞作品。應政治性、思想性、新聞性強,受眾面廣,影響力大。
16.國際傳播:以國(境)外受眾為主要傳播對象,精準體現國別區域傳播特點的新聞作品。應新聞性、針對性強,傳播效果好,發揮作用突出。
17.典型報道:報道全國性或區域性先進人物、先進集體、先進事跡、先進經驗的新聞作品。應具有時代性、典型性、代表性,受眾面廣,影響力大。
18.輿論監督報道:揭示社會存在問題、維護公平正義、促進時代進步的新聞作品。應事實準確充分,報道客觀全面,富有建設性,切實促進實際問題的解決。
19.融合報道:充分應用信息網絡技術,綜合運用多媒體手段報道的新聞作品。應主題鮮明、內涵豐富、形式新穎,傳播效果較好。
20.應用創新:應用信息網絡技術,研發“新聞+服務”的創新性信息服務產品。應內容豐富、技術先進、形式新穎,實用性、服務性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五、獎勵辦法
設獎總額不超過380個。其中,一等獎不超過75個,二等獎115個左右,三等獎190個左右。根據需要設特別獎,不超過5個,視同一等獎。各評選項目的設獎數額,由評委會根據當屆參評作品情況確定。
中國記協向獲獎作品的作者、主創人員、編輯頒發證書,并向特別獎、一等獎作品頒發獎杯和獎金。申報為集體的獲獎作品,向原創單位頒發獎杯證書。二、三等獎作品的獎金由所在單位發放。
六、作品報送
實行組織推薦、自薦和他薦。組織推薦由新聞單位向中國記協委托的報送單位推薦;自薦、他薦由本人或他人向中國記協委托的報送單位或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推薦。
作品參評應據實申報作者、編輯或主創人員。申報作者、編輯,以作品刊播時署名和排序為準。申報主創人員,可包括策劃、采訪、編輯、攝制等主要貢獻人員。刊播時未署名,或作者、主創人員數量超出規定的,按“集體”申報。
七、評選程序
作品初評由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記協,有關新聞單位、有關專業協會等報送單位組織。中國記協委托相關單位承擔部分作品專項初評;作品定評由中國記協組織。獲獎作品名單經批準后公布。
八、評選機構
評選機構為審核委員會和評選委員會。審核委員會負責審核參評作品材料,提出評選建議;評選委員會負責評選獲獎作品。
審核委員和評選委員由中國記協聘任,任期一屆,實行回避制和輪換制。審核委員會和評選委員會未召開期間,由評委會主任會議代行決定相關事項。
審核委員會、評選委員會常設工作機構為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負責受理參評作品,組織公示并受理舉報,組織開展對參評作品的審核和評選等工作。
九、處罰規定
對違規參評作品,查實后取消參評資格或獲獎資格。對違規報送參評作品的相關責任人和單位視不同情節予以處罰。對違反評選紀律的審核委員、評選委員,查實后取消其資格并予通報。
十、附則
1.未盡事宜,由中國新聞獎評委會主任會議研究決定。
2.中國記協享有參評作品的使用權。
3.本辦法由中國記協負責解釋。
4.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長江韜奮獎評選辦法
長江韜奮獎是經中央批準常設的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最高獎,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每2年評選1屆。
一、評獎宗旨
長江韜奮獎評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通過表彰我國新聞界德才兼備的優秀新聞工作者,發揮優秀新聞工作者的示范作用,推動新聞戰線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努力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引導新聞戰線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握“國之大者”,做好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貢獻。
二、參評范圍
國家批準、具有新聞采編業務資質的新聞單位從事新聞采訪報道的記者、評論員,新聞節目播音員、主持人,新聞作品的編輯、校對檢查,以及新聞節目制片人等專職新聞工作者。
上一年度履行社會責任評價等級為不合格的新聞媒體,其主要負責人、直接當事人不得參評當屆長江韜奮獎。近5年內有新聞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不良記錄的新聞工作者,不予評選。
新聞單位副部級以上負責人不參評;上一年度12月31日前已辦理退休手續人員不參評;曾獲長江韜奮獎者不再參評。
三、評選項目
設長江系列、韜奮系列兩個評選項目。長江系列評選從事新聞采訪報道的記者、評論員和新聞節目播音員、主持人。韜奮系列評選從事新聞作品編輯、校對檢查的專職新聞工作者和新聞節目制片人。
四、參評要求
1.必須持有國家新聞出版署頒發的新聞記者證。
2.長江系列要求從事新聞工作5年以上,韜奮系列要求從事新聞工作10年以上。
五、評選標準
按照德才兼備的要求,綜合考察參評人員的政治思想、業務成績、工作作風、職業道德和社會影響。
1.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宣傳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新聞志向、工作取向,自覺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
2.熱愛黨和人民的新聞事業,積極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三貼近”“走轉改”,自覺踐行增強“四力”要求,作風扎實,勇于創新,敬業奉獻。
3.弘揚新聞職業精神,恪守新聞職業道德,維護新聞工作者良好形象,社會反映良好。
4.綜合業務成績突出。參評人員須獲得過中國新聞獎、全國好新聞獎中的一項,或獲得過2005年以前中宣部批準設立的全國性新聞作品獎的一等獎,或有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報紙、廣播、電視作品獲省級新聞獎一等獎(校對除外)。
5.在參評人員各項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鼓勵在新媒體和媒體融合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優先考慮為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
(1)記者
采訪深入,具有較高的采訪報道水平,采寫的作品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2)編輯
在組織策劃、編輯稿件、制作標題、編排版面、創辦欄目、制作節目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編輯的作品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3)新聞評論員
具有較高的理論、政策水平,注重調查研究,撰寫的評論觀點鮮明,論述有力,理論聯系實際,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4)校對檢查
愛崗敬業,認真負責,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在防堵差錯、質量把關方面成績優異。
(5)新聞播音員、新聞節目主持人
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豐富的社會知識,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節目駕馭能力,主持、播音的節目有鮮明的特色和風格。
(6)新聞節目制片人
具有出色的統籌策劃能力,能夠激發團隊精神,實行科學管理,廉潔自律,敬業奉獻,業績突出。
六、設獎數額與獎勵辦法
設20個獲獎名額,其中長江系列10個,韜奮系列10個。可以缺額,不能超額。中國記協向獲獎人員頒發獎杯、獲獎證書和獎金。
七、參評辦法與評選程序
參評人員由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記協,有關新聞單位、有關專業協會等單位組織推薦。定評由中國記協組織。獲獎人員名單經批準后公布。
八、評選機構
評選機構為評選委員會。評選委員由中國記協聘任,任期一屆,實行回避制和輪換制。評選委員會未召開期間,由評委會主任會議代行決定相關事項。
評選委員會常設工作機構為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負責受理參評人員材料,組織公示并受理舉報,組織開展對參評人員材料的評選工作。
九、處罰規定
如有違規參評、獲獎的,對相關責任人、責任單位予以處罰。對違反評選紀律的評委,查實后取消其資格并予以通報。
十、附則
1.未盡事項,由當屆評委會主任會議研究決定。
2.中國記協享有參評人員申報材料的使用權。
3.本辦法解釋權歸中國記協。
4.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關通知及參評材料,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作者:中國記協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