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今年,中國新聞獎評選有這7點變化
導讀 3月28日,中國記協發布了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評選啟動的通知。并發布了《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相比去年,今年的評選辦法有哪些變化?傳媒茶話會梳理出以下7點內容,供大家參考。
1.對自薦、他薦作品實名推薦人要求的變化
往年要求“作品應獲得省部級或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年度二等獎及以上獎勵,并由2名新聞專業副高以上職稱人士實名推薦。”
今年則為“作品應獲得省部級或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年度二等獎及以上獎勵,并由2名無作品參加本屆評選的新聞專業副高以上職稱人士實名推薦。”
2.新聞教研機構試點報送單位從21家增加到43家(加粗體高校為新增的試點報送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南開大學、河北大學、山西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吉林大學、黑龍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安徽大學、廈門大學、南昌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暨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廣西大學、重慶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云南大學、西藏民族大學、西北大學、蘭州大學、青海師范大學、寧夏大學、新疆大學的新聞院系(學部)等43家教研機構報送單位接收自薦、他薦作品并組織初評報送。
3.報送名額分配變化
(1)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各報送新媒體作品由去年的不少于4件增加為不少于5件;
(2)求是雜志社、學習時報社各報送新媒體作品由去年的不少于2件,減少為不少于1件;
(3)各省記協報送作品由去年的各類型占比變為精確為具體的件數。
省級記協報送的新聞作品(不含新聞業務研究文章)中,省級媒體及省屬都市類媒體的作品不超過10件;廣播作品不少于3件;縣級融媒體中心作品不少于1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記協報送的新聞作品(不含新聞業務研究文章)中,省級媒體作品不超過6件;廣播作品不少于2件;縣級融媒體中心作品不少于1件。
對比第33屆中國新聞獎初評報送名額分配表來看:
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門獎項(不含融合報道、應用創新)報送件數由去年的6件,減少為4件。
求是雜志社、學習時報社專門獎項(不含融合報道、應用創新)報送件數由去年的2件,減少為1件;同時,基礎獎項也由去年的4件減少為3件。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日報社、科技日報社、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新聞傳播中心、中國新聞社專門獎項(不含融合報道、應用創新)報送件數由去年的3件,減少為2件。
人民政協報社、工人日報社、中國青年報社、中國婦女報社、農民日報社、法治日報社專門獎項(不含融合報道、應用創新)報送件數由去年的3件,減少為2件。
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專門獎項(不含融合報道、應用創新)報送件數由去年的3件,減少為2件。
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專門獎項(不含融合報道、應用創新)報送件數由去年6件,減少為5件。
北京、上海、廣東記協專門獎項(不含融合報道、應用創新)報送件數由去年6件,減少為5件。
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云南、貴州、四川、西藏、青海、甘肅、寧夏、陜西、新疆記協專門獎項(不含融合報道、應用創新)報送件數由去年6件,減少為5件。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記協專門獎項(不含融合報道、應用創新)報送件數由去年4件,減少為3件。
4.專項初評報送單位報送定評獎項和件數變化:
(1)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不再報送國際傳播作品。
(2)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負責報送國際傳播作品110件;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報送國際傳播作品6件(相比去年多1件),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報送國際傳播(漫畫)作品4件(相比去年少2件)。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報送的新聞攝影項目從去年的35件增加至50件。
第34屆中國新聞獎專項初評報送定評名額
5.參評人員申報名額及范圍變化
新增:
(1)通訊類的新媒體作品作者和主創人員為5名;
(2)新聞漫畫組畫(長圖)作者和主創人員由2名增加為3名;并增加動畫類,作者和主創人員為5名。
6.時隔兩年,評選辦法再次對作品字數和時長作出明確要求
對于超長作品原則上按如下標準掌握:以文字為主的消息作品不超過1000字,評論作品不超過2000字,通訊作品不超過4000字;以音頻為主的消息作品不超過4分鐘,評論作品不超過15分鐘,專題作品不超過30分鐘;以視頻為主的消息作品不超過4分鐘,評論作品不超過40分鐘,專題作品不超過45分鐘。專門類項目作品按上述要求掌握。
7.材料申報要求變化:
新增:
(1)參評的音視頻作品應保存播出作品所在欄目的原版,電視作品原則上應帶有頻道標識等在線系統包裝信息等。同時保存內部編輯、制作和播出審批憑據,包括數字系統編審痕跡。
(2)新媒體作品中網絡專題等集納式作品同時提供3件代表作網址(二維碼)和文字稿。
(2)國際傳播作品,應提交國際傳播效果證明材料。
作者:傳媒茶話會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