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社長、黨委書記姜軍:全景展現 “八八戰略” 生動實踐,講好全面深化改革浙江故事
摘要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堅持“吃透兩頭”、加強內容生產、深化“開門辦報”、推進融合傳播,以一系列具有浙江特色的改革報道,全景式展現“八八戰略”生動實踐,講好以“兩個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故事,為省級黨媒做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報道提供經驗啟示。
浙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當前,正緊扣“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者”的新定位和“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的新使命,打造更多具有浙江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改革標志性成果。這片飽含改革實踐與理論養分的熱土,是浙江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報道的堅實基礎。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以下簡稱“浙報集團”)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發展壯大,既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記錄者,也是參與者、推動者。新時代新征程,浙報集團堅定為改革開放鼓與呼,堅持講好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的改革故事,全景式展現“八八戰略”的生動實踐,全方位講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浙江故事。
講好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的改革故事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制定了“八八戰略”這一引領浙江改革發展的總綱領,提出許多具有前瞻性的改革觀點和戰略決策,形成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改革理論和實踐成果,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浙江日報發揮獨特優勢,深入講好習近平在浙江的改革故事,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闡釋。
用新視角挖掘新細節,解讀老故事。2023年8月,浙江日報開設“第一視點”專欄,循跡溯源,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呈現浙江貫徹“八八戰略”的生動實踐,其中有多篇報道聚焦改革。開欄之作《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余村十八年》,生動講述安吉余村的綠色發展之路,讓讀者真切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理偉力;《莫名其妙 無中生有 點石成金——義烏故事:何以勇立潮頭》講述習近平同志親自總結、推廣“義烏發展經驗”的故事,揭示用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推動改革的科學內涵;《記者手記:全國首個村務監督委員會成立20年之際再訪后陳——一村之計 一國之策》講述村務監督“后陳經驗”如何走遍浙江、走向全國;《民呼我應 民呼我為——寫在浙江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20周年之際》則從杭州市西湖區翠苑一區整治池塘說起,講述習近平同志推動浙江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的點點滴滴,引領讀者深刻認識“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意蘊。
“第一視點”堅持用新視角挖掘新細節、解讀“老故事”,再現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推進改革開放、破解發展難題的重要時刻;堅持問題導向,認真剖析當年改革面臨的難題,深入淺出闡釋習近平同志的改革理念和改革方法論;堅持“走轉改”,深入一線蹲點采訪,每組稿件都幾經打磨,力求細節豐滿生動。截至2024年7月4日,該欄目已推出原創報道30組,全網傳播量7.03億,形成巨大品牌效應。
溯源新思想,闡釋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對新世紀浙江深化改革進行了深邃思考,開展了重大改革理論和實踐探索。浙報集團積極發揮主流媒體的采寫優勢、平臺優勢,創新做好相關理論宣傳闡釋工作。
比如,2017年10月,推出“溯源新理念 大潮起之江——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重大主題報道。其中,長篇通訊《改革巨擘繪宏圖》,系統梳理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開展的改革理論和實踐探索;2018年7月,刊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浙江的萌發與實踐》十大課題研究成果和實踐案例,其中的《從發揮體制機制優勢到全面深化改革》專題,巧用“理論文章+新聞報道”方式,同步呈現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的理論文章與浙報記者的蹲點報道,取得良好宣傳效果;2024年6月21日,以20個版的規模,刊登《習近平在浙江關于共同富裕的探索與實踐》,首篇《改革動力篇》是系統研究習近平同志關于通過改革推動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最新研究成果。
浙報集團堅持創新理論宣傳大眾化的有效途徑,連續多年策劃“學習之路”特別報道,每年一個系列,每個系列若干主題,每個主題一個整版,內容涵蓋理論文章、調查式通訊、思想性評論、記者手記等,并融合文字、圖片、圖表、視頻、音頻等多種手段,讓理論宣傳同新聞報道一樣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2023年推出的“學習之路:‘八八戰略’與新思想溯源”系列,獲浙江新聞獎重大主題報道一等獎。
講好以“兩個先行”打造“重要窗口”故事
當前,浙江正持續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奮力打造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浙報集團在選題上聚焦重大任務、重要事件,內容上深入挖掘理論內涵和全景實踐,努力講好浙江以 “兩個先行” 打造 “重要窗口” 的故事。
聚焦共富先行示范,展現浙江為全國改革先行先試的使命擔當。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部署、推動的重大戰略決策,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浙江的光榮使命。講好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故事是浙報集團的“重頭戲”。集團針對每年的重點任務、特色亮點系統部署,先后策劃“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間”“攻堅·共同富裕山區行”“共同富裕 ‘浙’ 樣干”等專欄、專版,推出《第一視點丨勇擔使命 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三年間的浙江故事》等重磅報道。《第四維度丨看“共富的種子”生根發芽》這組報道,融視頻、紙媒、線上線下活動等于一體,多維度展現“共富的種子”在之江大地發芽、成長,榮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黨中央交給浙江多項重大改革任務,如建設全國唯一的“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國家試點,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全國唯一試點城市(寧波市),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麗水市),這些改革具有基礎性、開創性,在宣傳上呈現面廣線長點多等特點。浙報集團以 “點” 反映 “面” 上的突破,以 “面” 推動 “點” 上的工作,助力改革穩步推進。文字消息《1.6億元!這個村的綠水青山 “有價”》,以麗水市大田村發布全國首份村級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報告切入,介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取得的重大突破,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系列報道“探訪試點第一線”,則圍繞國家重大改革試點,深入基層一線講述最新實踐成果。
聚焦改革生動實踐,全過程報道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的重大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先后推出“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數字化改革,以及正在全面推進的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等,是浙江在“八八戰略”走深走實過程中,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的重大創新。浙報集團在“做特”“做透”報道上下功夫,凸顯這些標志性改革成果的浙江辨識度。
緊盯浙江改革特別之舉。報社要求記者參加省級重要改革會議,時刻注意掌握第一手信息。比如,在《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規定》這部全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領域首部綜合性地方法規進入初審階段就持續關注,采訪立法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政府部門及企業負責人和辦事群眾等,創作《浙江為“最多跑一次”改革立法》,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吃透改革各階段特點,開展跟進式報道。浙江正在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在其實施意見首次向社會公開之際,潮新聞推出《51次提到 “企業” 浙江這一次怎么 “增值” ?》,介紹這是什么改革、為何要改;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部署“高效辦成一件事”,潮新聞推出“‘一件事’改革”系列觀察,介紹浙江以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見效的新要求、新進展。
2022年7月,浙報集團策劃“00后近看民主”新聞行動,組織全國近百名大學生,與記者、專家一起走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場景,深度體驗浙江政治領域改革的新探索、新成果,獲浙江新聞獎一等獎,成為浙報集團的新聞品牌。
聚焦社會熱點難點,發揮媒體智庫作用。浙報集團積極搭建多方主體了解改革、參與改革的橋梁和平臺。2023年6月,潮新聞上線“讀端”欄目,以“新聞+社交+評論”模式,打造網絡名人“朋友圈”。一年多來,150余位專家學者、黨政干部、企業家等撰寫了近500篇精彩點評,聚焦具體改革,貢獻真知灼見。欄目入選第四屆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
集團高度重視內參報道作用,聚焦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重大決策的落實落地,基層實踐中的新探索、新問題及企業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實事求是反映情況、理性專業解析問題。2021年,采取基層蹲點和相關專家走訪相結合的形式,策劃采寫“我為共同富裕獻良策”系列內參,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做出批示。2021年2月,推出“關注數字化改革”欄目,以系列內參全面反映數字化改革中基層碰到的困難和問題,多位省領導做出批示。
講好基層首創群眾有感故事
浙報集團始終重視對基層改革創新的報道,發揮黨媒站位高、視野寬、平臺大、資源多等優勢,深入一線,講好群眾身邊的改革故事,記錄浙江改革進程中眾多標志性事件、典型人物事跡。
腳踏實地,講好基層改革新故事。一江潮涌,可展現時代澎湃。2023年12月,浙江日報在頭版推出“錢江觀潮”欄目,報道浙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的基層新實踐,講述“你我他”努力筑夢、踏浪而歌的故事和精神風貌。欄目聚焦新人新事,短小精悍,娓娓道來,同時配以“點睛”短評,廣受干部群眾好評。開欄報道《別人在種地,我在全國種數據》,展現浙江數字化改革基層創新案例,獲浙江新聞獎一等獎。
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抓改革的關鍵。2023年,浙報集團策劃推出“潮涌之江·對話縣委書記”大型融媒體訪談,社長專訪浙江11個設區市的12位縣(市、區)委書記,從接天線、謀方位、強統攬等9個維度,就熱點焦點問題對話。訪談內容已結集出版,被專家評價為“學習縣域治理的重要讀本”。
浙報集團歷來重視蹲點采訪,在蹲點中“解剖麻雀”、挖掘“點”上的價值,讓報道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今年啟動的“蹲點百企看高質量發展”大型融媒體新聞行動,圍繞“尋找新質生產力”等主題,呈現廣大企業開拓進取的蓬勃活力和浙江經濟的強勁脈動。
改革改什么、改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浙江日報重磅推出特刊《我的家國記事本》,以40個浙江人的視角,記錄之江大地40年來的變化、成果。2023年,推出“八八戰略”實施20周年特別報道《勇丨永立潮頭》,以系列綜述和基層干部群眾的親歷故事,立體展現在“八八戰略”指引下浙江發生的精彩蝶變。
深入一線,謳歌基層改革先行者。改革開放以來,浙報集團挖掘報道了謝高華、步鑫生、李書福、南存輝、徐冠巨等一大批浙江改革大潮中的典型人物,并予以持續關注。2023年4月,浙江日報在報道步鑫生改革事跡40周年之際,重磅推出《“企業家的歌”,新時代依然嘹亮》長篇通訊,為傳承弘揚改革精神鼓與呼,獲浙江新聞獎一等獎。
近年來,浙報集團挖掘報道了一大批新時代的改革人物。比如,為保護傳承上山文化奔走全國的基層干部徐利民,帶領村民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村黨支部書記鮑新民,從業半個多世紀、跨界創新的手工藝大師盧光華,帶領團隊抓試點改革的干部田俊,以及參與全國首批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探索 “雙下沉、兩提升” 工作的天臺縣人民醫院等個人和群體。其中,徐利民同志被追授“時代楷模”稱號。
經驗啟示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對浙江做好新聞輿論工作提出“為黨為民、激濁揚清、貴耳重目”的要求。浙報集團牢記囑托,推出一系列具有浙江特色、展現浙報作為的改革報道,體現了 “爭創新時代一流黨報集團” 的使命擔當,也為省級黨媒在新征程上做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報道、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提供了經驗啟示。
堅持“吃透兩頭”。浙報集團找準黨中央改革部署與浙江改革實踐的結合點,緊緊抓住“八八戰略”這一寶貴財富,講述富有“浙江味”的改革故事。新征程上,進一步講好全面深化改革故事,需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扎根改革一線,創作出更具地方特色、更有全國影響力的精品。
加強內容生產。浙報集團堅持以內容建設為根本、以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為重點、以時度效為標尺,加強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抽調骨干力量,組建“第一視點”工作專班,建立政治、經濟、文化、生態4支戰隊,錘煉過硬隊伍,打開視野格局,持續轉作風、改文風,深入做好欄目報道;探索組建“潮聲”內容戰隊,對隊伍、 渠道、 管理模式等進行全方位的要素整合、機制創新、流程改造,充分調動年輕采編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直面熱點、剖析難點、亮出觀點,探索形成了一套適應互聯網傳播的組織化生產機制。新征程上,集團將堅持自我革命精神,不斷創新報道思路、內容、形式,繼續講好有“浙報味”的改革故事。
深化“開門辦報”。浙報集團探索設立融媒共享聯盟,遵循“內容共同享有、策劃共同參與、活動共同開展、產業共同拓展”的“四個共同”目標,創新探索構建省域一體化傳播體系,已有成員單位超過2000家,涵蓋省市縣(市、區)媒體,貫通部門條線、高校智庫、鄉鎮街道、村社企業等省市縣鄉村五級宣傳力量;構建“智媒+智治”新生態,圍繞國家所需、浙江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集聚省內外名人名家等優質資源,構建由之江智庫、傳播大腦智庫、浙商發展研究院等10多個智庫組成的“浙報智庫”矩陣。這些創新舉措,可在第一時間為采編人員提供最新的改革故事、專業的智力支撐。新征程上,集團將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持續轉作風,打造面向全體讀者用戶、共建共享共贏的新型平臺,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推進融合傳播。浙報集團將傳播能力建設作為黨報集團的關鍵能力,以系統思維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在內容、平臺、技術、產業、治理“五端”協力推進,創新優質內容全媒體表達,實現新聞產品輕量化、視頻化、互動化傳播。如“第一視點”欄目,創新“1+N”傳播模式。“1”為主題稿,“N”為“特寫”“評論”“微影像”“讀圖”“讀端”等子欄目,綜合采用視頻、H5、長圖等融媒手段,精心打造內容豐富、文風新穎、形態多樣的高質量作品。新征程上,集團將繼續以用戶思維改進文風、以創新思維擁抱技術,不斷增強表達能力、傳播能力,創作更多讀者和受眾用戶喜聞樂見的優質內容。
(作者系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社長、黨委書記)
原文刊發于《新聞戰線》2024年8月(上)。
作者:姜軍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