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她力量” 綻放天姥山
“走唐詩路 寫錦繡文——浙江女記者登高看天姥”活動在新昌舉行
11月13日至11月14日,浙江省女記者協會、新昌縣天姥山文化旅游發展中心與紹興晚報攜手舉辦的“2024走唐詩路 寫錦繡文——浙江女記者登高看天姥”活動在紹興市新昌縣舉行。來自省內20多家省市區(縣)三級主流媒體的資深女記者們走進天姥山,以媒體視野賦能當地深厚的文旅資源,為推動當地文旅發展注入新動力。
省記協秘書長傅亦軍到活動現場致辭。他說,新一屆女記協換屆以來,在檀梅會長帶領下及各位副會長的通力合作下,各項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令人耳目一新。在9月份舉辦的歌詠比賽中,女記協隊的節目編排很有創意,很有想法。前不久還舉辦了三百人的茶敘交流會。今天又在新昌舉辦“走唐詩路 寫錦繡文”主題活動,形式活潑,很有吸引力,工作卓有成效。當前女新聞工作者占比越來越大,在各個崗位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在今年的好記者講好故事中,有五個優勝選手被推薦到全國記協參賽,其中女新聞工作者占4名。在全國40名進決賽的選手中,我省有2名,全部是女記者。在今年34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我省有23件獲獎,名列榜首創新紀錄。其中女記者的作品占了一大半。特別是在18屆長江韜奮獎評選中,楊川源獲長江獎,為女記者同行爭了光,為浙江新聞界爭了光。難能可貴!女記者的高光時刻,離不開女記協的扶持和培育。從這個角度說,女記協工作大有可為。希望女記協今后政治上加強引領,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學習三中全會精神,投身到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中去,當好主戰場上的主力軍。二是業務上強化指導,通過傳幫帶,研討,蹲點采風,技能比武等活動,盡快使90后,00后成長起來,成好業務骨干。三是生活上強化服務。特殊人群需要特別服務。大齡,婚育等問題同樣存在。希望通過聯誼,團建等活動,解決困憂,搞好服務。省記協也要進一步賦能女記協,在培訓,采訪蹲點,創優評優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名額,共同建好更有溫度,更有活力,更有影響力的“女記者之家”。
天姥山,坐落于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它孤峭迥拔,蒼然天表,是中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山。自東晉謝靈運開山以來,眾多高僧名士、文人墨客在此吟詠,李白、杜甫等400余位詩人追慕先賢,留下了《夢游天姥吟留別》《壯游》等1500余首詩篇,賦予天姥山深厚的詩意和精神求索的文化內涵。活動當天,女記者們攀爬天姥古道,登高望遠,用鏡頭和筆記錄下千年名山的壯美風光。在主題座談會上,女記者們圍繞景區文商旅融合發展積極建言劃策。她們還深入景區及周邊村莊,采訪游客和當地居民,探訪景村聯動共富的密碼。
“漫步于唐詩之路,是天姥山最引人入勝的特色所在。而行走與寫作,亦是記者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攀登至高處,俯瞰天姥山,希望在領略其綺麗秀美的自然風光后,通過記者的鏡頭與筆觸將新昌之美傳播、推介出去。”浙江省女記者協會會長、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浙江傳媒研究院院長、《傳媒評論》雜志總編輯檀梅說。
“登高看天姥讓人覺得神清氣爽!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真正寫出接地氣的新聞,‘四力’缺一不可。此次女記者登高活動其實就是在踐行‘四力’精神之首的‘腳力’,身體力行走進新聞現場,才能寫出有溫度、有深度、接地氣的好作品。”浙江省女記協理事、寧波廣播電視集團廣播新聞中心總監胡旭霞說。
新昌縣旅游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孫旭峰表示,女記者們是新聞戰線的半邊天,希望天姥山的壯麗風光能激發出她們的創作靈感,書寫出新時代的錦繡文章,向全省乃至全國展示天姥山的魅力,為大美浙江的文化旅游事業增光添彩。
作者:省女記協 供稿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