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趙洪祝高度肯定防臺抗臺報道
二、強化報道合力,壯大抗臺主流輿論聲勢。
臺風“海葵”來勢急、影響大,宣傳報道的任務重、要求高。集團由總編室牽頭、浙江衛視為核心,專門成立抗擊臺風“海葵”報道總指揮部,整合全集團的宣傳資源、新聞隊伍和技術力量,創新采用跨頻道、大兵團、立體化的“集團化作戰”報道模式,從8月8日凌晨4點至中午12點,浙江衛視、錢江都市、浙江經視、教育科技、民生休閑、公共新農村等6個省級電視頻道通過“大平臺播出”的手段,推出了8小時大時段并機直播的《眾志成城,抗擊“海葵”》特別節目,有效形成宣傳合力,壯大了抗臺主流輿論聲勢。一是全集團調度。在特別節目中,集團對所有宣傳資源進行集中管理、靈活調度,教育科技頻道的SNG直播小組趕赴象山,用鏡頭記錄下了臺風登陸的情況;浙江經視的轉播車蹲點西湖畔、錢塘江邊,報道臺風對杭州的影響;民生休閑頻道往臺州玉環、溫州樂清等地派出多路記者,報道各地抗臺救災情況,不僅節省了人力、物力和技術資源,更樹立了浙江廣電的整體形象,擴大了報道影響力。二是全景式播報。除了做好現場連線報道,特別節目還將臺風眼畫面、衛星云圖、臺風路徑等內容通過演播室的LED大屏進行動態展示,并邀請省內專家對臺風信息進行深入解讀,使全省廣大群眾第一時間獲得綜合、立體、直觀的臺風資訊,更好地開展防臺救災工作。三是全媒體聯動。特別報道節目開通了幫忙服務平臺和官方微博平臺,有效整合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地質災害等各類實用信息,以小窗口的形式及時發布,更好發揮了服務功能。特別是集團門戶網站新藍網全面集納集團所有抗臺報道資源,使遠在倫敦參加奧運會的浙江體育代表團和記者團,也通過該網站的視頻直播了解到浙江的抗臺救災情況。浙江省體育局局長李云林表示,“在這么遙遠的地方能流暢地看到家鄉的網上電視直播,同步了解家鄉遭遇的災情,真是意想不到”。
三、發揮頻道特色,體現良好精神狀態和較強業務能力。
浙江衛視在“海葵”登陸前,出動2輛衛星車,派出50人的前線采訪團分十路展開追風行動,此外,還有90人的后方編輯、指揮調度團與前方緊密銜接,精確對接,及時根據臺風動態部署直播報道。在8月7日及8日兩天時間,浙江衛視除《浙江新聞聯播》外,共推出7檔《直擊“海葵”特別報道》,總時長達660分鐘,其中8月凌晨4點到12點歷時8個小時的抗臺直播報道開創了浙江衛視電視新聞直播史上歷時最長的一檔直播節目。
錢江都市頻道除了在正常的四檔新聞節目中滾動報道、實時連線直播外,還打破常規編排,兩天內臨時增加了四檔“break新聞”特別直播報道。在直播中,衛星、3G、網絡、電話等豐富的技術手段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衛星云圖、臺風動向圖等在節目中合理運用,最新資訊、安全提醒等信息在屏幕下方滾動游走,既豐富了畫面,也更充實了整體的報道。
浙江經視多個欄目打破常規編排,及時播報“海葵”信息:《證券直播室》直播連線在省防指的記者,報道“海葵”的最新動態;《經視新聞》推出特別節目《直擊“海葵”》,大容量報道防臺抗臺的情況;《消費能見度》和《新聞深呼吸》也重點關注“海葵”,著力營造防臺抗臺的濃厚社會氛圍。
教育科技頻道打破常規,拉通《房產裝修我來說》和《深度報道》兩檔直播節目,推出抗臺特別報道,公共頻道《新聞大直播》和教育頻道《小強熱線》也紛紛推出抗臺特別報道。晚間黃金時間近200分鐘大時段的直播,以大容量的篇幅,全景式展現浙江人民主動防御臺風的措施,以及受災后守望互助,積極救援的感人場景。
民生休閑頻道在與衛視并機直播8小時后,《1818黃金眼》特別直播繼續進行,兩天共計直播20小時。頻道的新演播區在直播中也成功接受了考驗。演播室大屏在本次直播中承擔了聯通現場、提供實時信息等功能,主持人的站立播報和背景大屏相結合,及時展現衛星云圖、臺風路徑、攝像頭畫面等信息,并實現了演播室和抗臺一線記者間的對話功能,新的字幕包裝系統也在本次直播中進行了現場3D動態字幕和圖文的嘗試。
少兒頻道結合青少年特點,派出記者針對部分校園受災情況進行報道,并在節目中不斷插播防災減災知識,以增強未成年人的安全保護意識。《影視娛樂》、《國際頻道》通過整合信息的方式,在節目中對抗臺救災的情況進行了及時報道。
廣播方面,浙江之聲積極發揮龍頭作用,從8月7日晚18點開始,拉通全天節目推出《直擊海葵》特別節目,持續30小時,30路“追風行動隊”記者、3G直播車、13位新聞主播通宵輪班坐鎮直播,攜手帶來浙江各地軍民抗擊海葵的最新情況和感人事跡。整個臺風期間,浙江之聲共計播出連線、錄音報道、文字信息2689條,在抗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廣播經濟頻率抽調精兵強將成立臺風報道組、直播組、制作組、外聯組和后勤組,推出了30小時的“保衛家園、守護財富——直擊海葵臺風特別節目”,在省級廣播媒體中率先播出“海葵”臺風登陸消息。音樂調頻兩個頻率共播出45小時特別節目《風雨同路——直擊臺風“海葵”》,始終貫穿“風雨同路,與您相伴”的溫情理念,涵蓋了防臺、抗臺、救災的方方面面。交通之聲從8月6日起,在重點欄目《93早高峰》打破常規編排,滾動播出臺風最新動態、各地防臺舉措、防臺應急知識。8月7日17時起,打破常規直播編排,推出“迎戰海葵”特別直播,持續38小時。城市之聲從8月7日16時起,啟動直擊臺風“海葵”直播報道,不間斷直播近30個小時。
集團門戶網站新藍網全面集納多方報道資源,使廣大網民全方位、立體化了解各地干部群眾奮力抗臺的過程。《交通旅游導報》派出了15名記者分赴寧波、臺州、溫州等地,直擊浙江交通抗臺一線。8月9日以“眾志成城,抗擊‘海葵’”為總題,刊發了5個版面的抗臺報道。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的臺風報道中,廣播媒體的服務功能發揮了重要作用。浙江之聲的服務熱線兩天來共收到浙江、上海、福建、江蘇、安徽等省聽眾打來的求助電話9000多個,新浪官方微博收到聽眾私信、轉發、評論的求助信息2萬多條。據不完全統計,根據浙江之聲播報的信息,全省共出警出動、幫助解決、轉移安置、控制險情600多次。交通之聲重點突出“第一互助”概念,以媒體的力量幫助遇困群眾,志愿者也隨風而動,30輛應急服務出租車、46輛應急救援車主動提供服務,在風雨中凝聚起愛的力量,傳遞出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浙江媒體在迎戰“臺風海葵”的戰役中,集中全力、創新開拓,既是對我省“走轉改”活動成果的集中檢驗,也是對我省新聞戰線戰斗力的真切考驗。
8月8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就抗臺報道作出重要批示:“強臺風‘海葵’來襲,我省各新聞單位及早謀劃,精心組織,深入一線采訪,濃墨重彩報道,為抗臺工作營造了濃厚氛圍,發揮了傳遞信息,普及知識,宣傳典型,鼓舞士氣的重要作用。許多同志都晝夜工作在防臺工作前沿,付出了許許多多的辛苦。這次臺風影響仍在持續,抗臺形勢依然嚴峻,希望各新聞單位發揚連續作戰作風,繼續做好相關報道,為奪取抗臺斗爭勝利鼓勁加油。”
省委常委、副省長、宣傳部長葛慧君兩次作出批示:“認真學習領會趙書記重要批示精神,繼續做好抗臺報道,為奪取抗臺勝利,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面對強臺風海葵來襲,省級新聞單位聞風而動,迅速組織精兵強將,強大陣容,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大容量的報道,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打了漂亮的整體仗。在此向工作在一線的新聞記者、采編播人員致以親切的慰問和敬意。”
省領導的重要批示,既是對全省新聞戰線戰斗力、凝聚力、創新力的有力褒獎,也是對我省“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的充分肯定。
作者: 編輯: 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