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漢”治村
二
我離開家鄉時,懶漢尚穿開襠褲,鼻下兩條黃蟲。一晃三十年,再沒相遇過,只知他大發了。如果不是那個偶然,這輩子,我倆八竿子打不著。
忽然有一天,接到陌生電話。哥,我是懶漢,東坑口的懶漢。
懶漢?哪個懶漢?村子不大,懶漢不少。在浙西鄉下,懶漢,癩痢,是高頻詞,街上吼一嗓子,回頭率不低。
住您大姐隔壁的。
噢,原來是黃蟲孩子。
我剛選上村主任,您見識廣,路子多,多幫襯啊。
好說,好說,只管吩咐。我聲音提高八度。
放下電話,念頭一閃。這個懶漢,不愧老板,甫當村官,急于公關。
不過,能被鄉鄰認可,是件高興事。有的人,在外面人五人六,卻被鄉鄰嗤鼻,做人很失敗。
打那以后,這個號碼成了熱線,隔三岔五就響,有時天蒙蒙亮,有時天麻麻黑。
懶漢愛晨跑晚遛,聽說我習慣早起,便瞅準空當。他說,盡是雞毛蒜皮小事,知道您忙,怕耽誤您上班。瞧瞧,雖然五大三粗,心像女人般細。
電話里,懶漢絮絮叨叨:想安裝路燈啦,想建垃圾箱啦,想拓寬村道啦,想道旁搞綠化啦,想戶戶通水泥路啦,想給水庫清淤啦,想在村頭建公園啦,想在大樟樹下建戲臺啦……
每次絮叨完,懶漢會說,哥,您看行不?幫我出出點子。久了,我發現,他做事很少拍腦袋,自己先有譜,再向人請教,并且是出選擇題。比如建戲臺,他傳我兩套效果圖,讓我選一套。
這個農民不簡單,懂得科學決策呢。我暗想。
光有想法不夠,還得有錢辦事。仗著臉厚嘴甜,懶漢到處化緣。開化財政底子薄,我納悶,蚊子腿上三兩肉,他是怎么割下的?
我是急性子,不愛電話嘮叨,三言兩語就掛機,可是奇怪,懶漢的話句句勾魂,放下電話,魂魄出竅,飄飄蕩蕩,飛越萬水千山。那個小鄉村,生我,養我,讓我魂牽夢縈,淚濕枕巾。天下游子,倦鳥思歸呀。
他的設想,多成新景。每次回村,皆有驚喜。三年來,他對我敬重未減,我對他嘆服漸深。
哦,我美麗而貧窮的家鄉喲,如果多幾個懶漢,多幾個充滿創業激情的農民,還有什么不能改變!
作者: 徐錦庚 編輯: 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