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臺州觀瀾獎獲獎人物風采
4、陳國炎:堅守理想 不改初心
陳國炎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已有21年,現任臺州晚報編輯部主任。多年來,他關注社會熱點、難點,聚焦民生問題、突發事件,用心發現了許多有價值的新聞。
2018年5月,他在值班簽稿時看到一篇幾百字的通訊員來稿,內容是關于仙居縣連日來追一筆被違規領取的困難群眾住房救助金的事。他敏銳地察覺到,稿件題材與中央精準扶貧精神相契合,事件新鮮且“反常”,存在疑問也較多。他第一時間聯系通訊員,了解情況后派記者前往仙居深入采訪。
調查發現,這是仙居縣一項關于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的為民辦實事項目,由于文件起草單位懶政、“沿用慣例”,導致在政策制定之初出現偏差,讓人在實施過程中鉆了空子。經過四個月的檢查,發現三年來1673戶補助對象里有120戶違規領取補助金87萬元。
2018年5月14日,臺州晚報刊登了《廢止一紙扶貧文件,引來一片叫好聲》一文,引起了強烈反響。這則新聞獲2018年度浙江新聞獎二等獎和臺州新聞獎一等獎。
截至目前,陳國炎共有6件作品獲浙江新聞獎,10件作品獲趙超構新聞獎,3件作品獲全國商報好新聞獎,6件作品獲中國地市報新聞獎,50多件作品獲臺州新聞獎。
5、何海雄:用鏡頭記錄家鄉發展
2019年7月6日,《城西村八任書記的故事》在三門電視臺刊播。該片以細膩的筆觸、平實的敘述、生動的畫面,講述了自1957年成立黨支部以來,三門縣海游街道城西村八任村黨支部書記一任接著一任干,把一個“一窮二白”的貧困村建設成為村強民富、村集體固定資產超億元的三門縣“第一強村”的故事。
節目播出后,社會反響強烈。城西村的先進事跡受到時任省委書記車俊,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建發的批示肯定。八任書記獲得2019年度浙江鄉村振興帶頭人“金牛獎”、最美浙江人·浙江驕傲”2019年度人物,榮登2020年1月“中國好人榜”,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該新聞作品獲2019年度浙江省廣播電視新聞獎新聞專題三等獎。
專題片作者何海雄,1995年5月進入三門廣播電視臺擔任后期編輯、記者等工作,2001年至2003年就讀于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現浙江傳媒學院)電視攝像專業,2003年12月至今在三門廣播電視臺從事新聞宣傳工作,曾獲浙江省新聞獎三等獎、浙江省廣播電視新聞獎社教專題三等獎、臺州新聞獎一等獎、臺州新聞獎暨臺州廣電新聞獎廣播新聞獎新聞專題二等獎等,現擔任三門縣傳媒中心專題部副主任、《琴江先鋒》和《周末聚焦》兩個周播專題欄目的編導。
6、林海洋:勤跑現場 深挖新聞
林海洋是黃巖區傳媒集團廣播中心記者,2004年開始從事廣播新聞節目采編工作。
他是勤于跑一線的記者,在及時抓住新聞點的同時,能跳出地方臺記者報道新聞事件的局限性,站在市臺和省臺媒體的高度來挖掘報道事件的最大新聞價值,從而使采制的新聞報道質量得到保證。
2013年1月,得到黃巖區上鄭鄉付敏足夫婦日夜手捏呼吸球為兒子延續生命的線索后,他立即趕到付敏足家中,展開了持續半個多月的跟蹤采訪,推出了16篇連續報道《我們同“呼吸”》,詳盡地記錄了付敏足夫婦手捏呼吸球并自制了簡易呼吸設備幫助兒子呼吸、延續兒子生命的故事。
新聞播出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時任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作出了批示。《我們同“呼吸”》連續報道榮獲2013年度浙江新聞獎一等獎、浙江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2013年度臺州新聞獎暨臺州廣電新聞獎廣播新聞獎連續報道一等獎、臺州市第七屆文化曙光獎(新聞作品類)。
從2017年開始,林海洋負責黃巖廣播電臺的外宣工作。在過去的三年里,黃巖廣播電臺的外宣報道工作一次獲得全省廣播電視新聞協作一等獎、兩次獲得全省廣播電視新聞協作二等獎。
作者:臺州市記協供稿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