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毛澤東親自追認為革命烈士,犧牲60年后才正式確認為共產黨員|草地·說人解史
熱播劇《覺醒年代》中有這樣一個片段:李大釗替當時在北大圖書館工作的毛澤東申請了邵飄萍新聞學報告會的聽課證。一次會上,毛澤東、鄧中夏與陳俊達就“怎樣才是合格的新聞記者”展開討論。毛澤東答道:做一名出色的記者,比知識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立場和職業操守,追求真理是一名記者至關重要的品行和良知
這正是邵飄萍一貫的新聞堅守。在他看來,新聞事業不同于其他事業,它是“社會公共機關”“國民輿論代表”,當以國家民族利益為是非善惡標準,反映國民的要求
首發:7月9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烏夢達、張漫子、祁晨露
紅磚紅瓦、紅色窗欞,在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29號,一幢坐北朝南的建筑于6月重新開放,向如織的游人靜述著紅色的歷史煙云。
1919年5月3日晚,這個后來被稱為北大紅樓的地方燈火通明,人頭攢動。一位戴著圓形眼鏡、一身斯文的年輕人,第一個走上臺開始演說。從報告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經過和原因,到痛斥西方列強的丑惡、北洋政府的軟弱,他的激憤之情溢于言表。
100多年前的華夏大地,風雨飄搖,滿目瘡痍。飽受屈辱的中華民族站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他要以文字和宣言喚醒民眾。
他向臺下千余張年輕的面孔振臂疾呼:現民族危機系于一發,我們緘默等待,民族就無從挽救,只有淪亡……應當挺身而出,把各校同學發動起來,救亡圖存,奮起抗爭!
17個小時后,改寫中華民族歷史的五四運動爆發。主席臺上那位演講者、燃火者便是民國著名報人、毛澤東的“老師”、后來的中共秘密黨員——邵飄萍。
邵飄萍。資料圖片
被譽為“鐵肩辣手”的邵飄萍,為何一心成為“宣傳家”?百年前的一代報人又如何以筆為槍,用生命詮釋紅色信仰?
時間:2021-07-1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記者 烏夢達 張漫子 祁晨露 編輯:劉卓文
作者:記者 烏夢達 張漫子 祁晨露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