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昊:讓黨的聲音直抵人心
如何讓主題報道“活”起來“新”起來
身處新時代,筆墨亦當隨時代。因此,做好主題報道,服務大局,引領導向,凝聚人心,展示形象,是我們這代媒體人的使命與擔當。
那么如何在媒體深度融合的現階段做好主題報道?我們的答案是:短視頻。
接下來,我想結合近幾年的新聞實踐從兩個維度跟大家分享:地方媒體如何在短視頻語境下做“活”做“新”主題報道,讓真理釀出甜味,讓黨的聲音直抵人心。
優質內容挖掘的維度
媒體在變,內容為王的規律不變。怎么樣才能挖掘到優質內容?
1、小切口呈現大主題
去年是建黨一百周年,從中央到地方,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宣傳高潮,地方媒體如何脫穎而出,必須在“巧”字上下功夫。
獲獎的《我要找到“你”》是一篇短視頻專題報道,講述為烈士尋親的故事。為烈士尋親,橫嶺側峰,有很多呈現的角度,如何嵌套于建黨百年的主題報道中,成為當時破題的關鍵。
回溯新聞事實,我們看到,從2017年開始有200多名志愿者加入“我為烈士來尋親”公益活動,幫助975位烈士尋找到親人。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加入,越來越多的烈士魂歸故里,我們猛然發現,尋親的過程不就是一次次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嗎?而黨史學習教育就是建黨百年主題報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報道思路就清晰起來:以烈士尋親的小切口呈現建黨百年、黨史學習的大主題,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這也是融媒體視域下黨史傳播的一次創新實踐。
2、尋找情感共鳴點
這兩年網絡平臺上非常火的兩部紀錄片《人生第一次》、《人生第二次》。它們在嗶哩嗶哩上的評分都是9.9分,長篇幅的紀錄片為什么會如此火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價值遵循:真情。
從傳播心理學的角度看,親情、愛情、友情,這些人類最基本的情感是最容易引起共鳴的。
青年志愿者們沉浸式地跟隨尋親的步伐,一次次聆聽烈士們的英雄事跡,特別是當他們直面烈士家人的時候,認知會被刷新,精神會得到升華。
每次看到這一段都忍不住熱淚盈眶。宋筱玲阿姨和二舅江魯烈士素未謀面,但即便如此,質樸的情感卻能跨越時空,引發強烈地共鳴,這既是親情的力量,也是真情的感召。
這不就是總書記提到的“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嗎?
今年我們推出的二十大主題報道《我們的美好生活》,第十集《家》,講述自媒體人娜娜帶著一家人回奉化農村創業的故事。
一個小院里有外婆、媽媽、女兒、外甥女等一群家人,這里面有非常豐富的情感紐帶,而每條紐帶后面都有講不完的關于家的故事。
十集十個人物,時而溫情脈脈,時而感人肺腑,從他們身上能找到我們的影子,從他們身上能看到這座城市的時代底色。
樸素的感情才最動人。
因此,尋找有情感共鳴點的題材,抓住人物身上的真情實感也是主題報道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
3、共情后的深度思考
當然,一般的主題報道容易踏雪無痕,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怎么做到雁過留聲。短視頻如何在“深度”上發力?
系列短紀錄片《我們的美好生活》第一集《生》,表面講的是二胎媽媽的勵志故事,其實體現的是二胎政策下每個家庭的選擇,我們以紀錄片的方式跟拍了一位高齡二胎產婦,一位有生育危險的二胎產婦,和一位被大寶“嫌棄”的二胎媽媽,以個體的縮影看到國家政策帶來的改變。
這么不容易,為什么還要選擇“生”?來聽聽媽媽們的回答。
真實的表達,引發廣大受眾情感共鳴,自然就會引起思考。這篇報道推出以后,我們的編導收到來自同事、親友、采訪對象、觀眾等各個渠道的各種反饋信息,繼續探討對“生”的認知,對未來的憧憬,滿滿正能量。
這類既能引發共鳴,又能引人思考的題材,既符合新媒體傳播特點,又滿足宣傳黨的政策方針要求,可謂兩全其美。
傳播手法創新的維度
主題報道往往背靠宏大的敘事主題,即便是運用短視頻語境,想要出圈,也要學會用互聯網思維賦能傳播手段。
1、自述或vlog語境
第一個改變是運用自述或vlog語境。采用人物自述的形式,用第一人稱娓娓道來講述整個內容,拉近主人公和受眾之間的距離。
觀眾面對小屏幕,視覺距離只有手掌到眼睛的20-30厘米,這種近距離觀賞也決定了我們更希望手機里的人是在對我說。
因此,從《我要找到“你”》到《我們的美好生活》整個系列,都是采用自述的形式。
2、黃金5秒原則
視頻開場5秒的完播率,很大程度決定了觀眾會不會把整個視頻看完。這就要求我們把最精彩的畫面和同期聲混剪成片花放在開頭。“美好生活”全系列都采用了這種手法。
3、兩種及以上情緒表達
互聯網生態中,情緒價值在受眾視聽過程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因此,一部優秀的作品里一般有兩種情緒表達,以去年我們制作的抗疫MV《致無與“侖”比的每個人》為例:短片極具張力的剪輯節奏配合《孤勇者》這首BGM,以及各種現場聲效,給人以力量感,很燃,這是一種情緒表達。片子里還有暈倒在一線的感人故事,送物資的暖心故事等等,讓觀眾在感動后,又給大家新的力量,很暖,這又是一種情緒表達。燃和暖的兩種情緒交織在一起,就會形成巨大的張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這部MV短片在全網觀看量達2800萬。
這些年,“第一聚焦”團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首先得益于這個時代,有取之不竭的創作富礦。其次也要感謝宣傳部,感謝記協、廣電集團,以及多媒體新聞中心,對我們團隊一直以來的支持與幫助。作為一名新聞老兵,有幸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奮戰在一線,雖然苦,卻無比充實快樂。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新的百年征程再出發,展望未來,我們要守正創新,踔厲奮發,把二十大精神,中國發展的巨大成就,以及各行各業的奮斗故事,講述好,傳播好,讓黨的聲音直抵人心。
(姚昊,寧波廣電集團多媒體新聞中心記者。2021年度浙江新聞獎新媒體類短視頻專題一等獎獲獎作者。)
作者:姚昊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