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君杰:融媒體時代,如何做好短視頻的表達方式
《禾禾和她的沈叔叔》是我今年參與創作的作品,也獲了些獎,今天的分享我將從這部視頻展開。
做好短視頻,首先要挖掘出情感共鳴點
這部片子的宣傳方向是“全國優秀民警沈陽林和北侖的孩子”,最初定的是集體采訪,安排沈陽林和一群孩子一起交流,常規的采訪、常規的空鏡頭,我無法和沈陽林形成感情上的聯系。因為拍人物短視頻就像“談戀愛”,需要兩個人交心,如果有那么多電燈泡在,再多的請話也說不出口。
禾禾和沈陽林叔叔
于是我就繞過既定方案,獨自去記錄沈陽林看望殘障女孩禾禾。他幫扶禾禾有13年之久,非常打動我,從這個切口入手,整部片子的情感共鳴也強了很多。
情感,應該讓觀眾在視頻里自己體會
沈陽林是全國優秀民警,但對禾禾來說他就像是父親,父女倆的相聚是平淡中帶著溫馨和感動,所以我在視頻里沒有去點明“全國優秀民警”這個身份,沈陽林為何優秀,我把這個答案藏在她看禾禾的眼神中;撫摸禾禾的雙手中;平淡交流的話語中。
短視頻的表達隨時代而改變,以往宣傳先進人物會把人物立意拔得很高,這種做法明顯不太符合如今的新媒體平臺傳播思維。我們不應該把情感強加給觀眾,而要讓觀眾自己去體會情感,達到共鳴。
善于利用豐富的媒資
這部片子剛拍完時,我總覺得少了他們之間情感起來的過程,于是我想到了我們的媒資庫,我把10多年前他們的畫面和同期聲以插敘形式剪了進去,人物一下子就飽滿起來。10多年的牽手,沈陽林陪伴殘障女孩重拾生活信心,這不就是“全國優秀民警”閃光的一面嗎。
不同平臺的不同定位
抖音平臺適合發新聞現場類和消息公告類短視頻,視頻長度10秒左右為宜;視頻號平臺視頻偏向精致化,視頻長度可以由幾十秒到一兩分鐘。舉個例子,上個月北侖疫情期間,我們做了4部2分鐘的情感共鳴類短視頻,而且每條深夜11點發,7天時間在微信視頻號收獲了過百萬次的閱讀量、近5萬次的轉發量,而在抖音平臺只收獲了10幾萬閱讀量,1000多次的轉發量,還嚴重拉低了抖音平臺的完播率。
因為抖音用戶相對浮躁,喜歡碎片化的信息,不太在乎視頻質量;而微信視頻號上面的內容如果太LOW,人們就會不好意思轉發和點贊,怕影響了自己在朋友圈的人設。所以短視頻投放的目標平臺很關鍵。
創作短視頻,我從中收獲了什么
我認為,只要投入地去創作、耐心地去研究,做新媒體短視頻其實是件非常開心的事情,它有很多可能性,也幫我實現了許多想法。
侖視頻作品
比如,當我拍人物類短視頻時,實現了我的紀錄片編導夢;拍情調類短視頻時,實現了我小小的文藝情懷夢;拍主題報道時,實現了我拍新聞專題片的夢;拍記者真人秀時,實現了我綜藝視頻夢……感覺短視頻在融媒體時代存在無限可能性,這個時代雖然競爭激烈,但也讓我們的媒體工作變得豐富多彩,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出更多有精神力量的作品,這就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服務群眾、引導群眾。
(婁君杰,北侖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全國縣級融媒優秀作品競賽一等獎作品主創人員。)
作者:婁君杰 編輯:劉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