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8千里山河,嘉興融媒報道團隊完成西藏那曲行
今年是全國對口援藏30周年、浙江對口支援那曲30周年,也是嘉興對口支援那曲色尼區30周年。30年來,嘉興10批次援藏干部人才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上,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譜寫了一曲紅船旁援藏人的高原贊歌。
6月17日至6月23日, 在嘉興市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協調下,嘉興市新聞傳媒中心成立融媒體報道團隊,跨越近8千里山河,赴西藏那曲市采訪,在雪山、草原間追尋“嘉興足跡”,記錄援藏路上的“嘉興之答”。
期間,報道團隊的腳步遍布色尼區的大街小巷、山川河流,記錄30年來在嘉興的援助下,色尼區發生的巨大變化。
在城市,報道團隊走進老城區的團結街道沖新社區,了解獨具民族團結特色和嘉興特色的“黨建+智治”基層治理示范點;走進色尼區第一小學,聆聽嘉興教學樓里傳出的朗朗書聲;走進南部新城的世界海拔最高城市書屋,感受那曲人民和嘉興人民一樣的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
在鄉鎮,報道團隊前往羅瑪鎮的夯錯濕地暗夜星空景區,體驗杭嘉援藏干部人才在雪域高原打造的詩和遠方;深入香茂鄉的“南湖新村”“桐鄉新村”,記錄牧民的幸福生活;遠赴古露鎮的嘉興綜合服務中心、嘉興秀洲敬老院,拍攝嘉興援建項目的前世今生。
“遠不過阿里,苦不過那曲。”高原的采訪遠比在平原上困難的多。到達后,報道團隊普遍出現頭痛、呼吸困難、流鼻血等癥狀,甚至晚上還會失眠。“從沒想到,到了高原上,連普通的步行也會變成這么耗費體力的一件事,更別說還要完成采訪和拍攝任務了,挑戰非常大。”一位團隊成員說。
但是,面對艱苦環境帶來的諸多不適,報道團隊依然馬不停蹄地進行采訪。“其中采訪最密集的那兩天,我們有13個點位需要采訪拍攝,而且大部分采訪點之間離得很遠,開車要一到兩個小時。”該成員說,雖然大家很難受很疲憊,但每到采訪點,依然精神振奮,以專業、認真、敬業的態度完成采訪。
最終,報道團隊克服強烈的高原反應,用鏡頭和筆觸,記錄下了援藏干部們在高原上的點點滴滴,順利完成此次進藏采訪。
6月27日,“雪域高原上的溫暖嘉”系列報道在嘉興日報頭版推出。此前一天,嘉興新聞綜合頻道《嘉興新聞》欄目也在頭條開播“‘那’里有‘嘉’三十載”系列報道,并將相關視頻聯動“嘉興日報”微信視頻號推出。同時,讀嘉新聞客戶端開設專題,集納廣播電視和新媒體報道。系列報道一經推出就引發了網友熱議。截至目前,相關報道數量共計十余篇、總點擊量已突破20萬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系列報道也是嘉興市新聞傳媒中心與那曲市融媒體中心攜手合作的成果。在嘉興團隊深入一線采訪的同時,那曲融媒也為團隊提供了采訪和素材支持,為報道增加更多可看性。嘉興團隊也將素材共享給那曲融媒,幫助那曲做好援藏30周年宣傳工作。此次合作不僅加深了嘉興與那曲兩地媒體間的了解和友誼,也為今后雙方在新聞報道、文化交流等領域的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嘉興市記協供稿 編輯:劉卓文